中医支招 如何去除黄褐斑
对于美丽的容颜来说,黄褐斑是一大劲敌,这让魅力的肌肤大失色彩,让女人步入到“黄脸婆”一族,为此而心生烦恼,对于这样大大小小的色斑,很多女性想尽方法要去掉,可是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呢?中医食疗可以让从内而外进行调理,治疗黄褐斑问题。
黄褐斑的病因病机分析
对于黄褐斑的治疗,当从心入手,因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心血足了,面部就有光泽了,就没有斑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心血不足的呢?这就是进一步寻找病之源头,是肝气郁结,木不生火?还是肾中水邪过重,水克火太过?还是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以“心”为中心,寻找原因,解决存在问题,就可以治愈黄褐斑了。
中医治疗黄褐斑的方法
疏肝健脾,补益气血
基本方法:饭前服用“乌鸡白凤丸”,饭后服用“逍遥丸”。保健:每天用玫瑰花五朵,红枣两枚,泡茶喝;每晚用鸡血藤50克艾叶30克煎水后泡脚,温经散寒,养血活血。饮食:少吃水果(水果大多寒凉),少吃寒凉食物。情志:心情舒畅,随遇而安,要知道相由心生啊。
活血化瘀
基本方:归尾10克,川芎10克,赤勺10克,丹参15克,桃仁6克,红花6克,白芷5克。
肝郁血瘀证可出现急噪易怒,胸胁胀痛,痛经或经期延后,经血紫暗有块,舌有紫斑,脉弦涩。本证可用基本方加柴胡6克,枳壳6克,制香附6克,青陈皮各6克。
脾虚血瘀证可见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气短心慌,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经来延迟,经血稀淡,舌质淡,脉细。可用基本方加炙黄芪6克,潞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3克。
肾阳虚寒证可见面色白,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无力,小便多,舌淡苔白,脉沉细,斑色深褐难治。基本方加熟附片6克,炙桂枝6克,熟地12克,仙灵脾10克,菟丝子15克。
熬夜上火吗?中医支招让你熬夜也健康!
熬夜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行为,因为现代社会尤其是生活在大都市当中的男性朋友,对夜生活十分感兴趣,每天白天工作,晚上就去夜店玩耍,结果身体上火不说,还容易患病。那么,如何才能降低熬夜带来的危害呢?
熬夜容易上火
中医认为,夜间应该是阳气下降阴气上升、安静入睡的时段。夜里到凌晨不睡觉,会使人体内的阳气得不到正常的休整,而且熬夜容易耗伤阴气,加上这个时间段正是秋燥发威的时节,身体就很容易上火,出现头晕、咽喉肿痛、烦热口渴、便秘、小便黄等症状。除了多饮水、戒烟酒、膳食调理、规律作息以外,按两个穴位也有助于降火。
第一个是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第二个是涌泉穴
脚掌前部1/3处(不算脚趾)、脚缘两侧连线处就是此穴。《黄帝内经》中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这个穴位对于滋阴降火很有意义,可以缓解上火引起的口干、眩晕、焦躁等。方法是将拇指放在穴位上,用较强的力气揉20~30次,晨起和睡前按摩效果较好。
经期腹泻或是气血不足 中医支招怎预防
一个健康的女人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月经,所谓健康的月经指的就是月经的周期,月经的颜色等等各个方面都正常,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月经。但是有一部分朋友可能在月经期间总是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这种情况预示着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所以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月经期为何总拉肚子?
1、气血不足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如果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就可能会造成脾虚,所以在月经期间就可能会表现为经常性的拉肚子,针对这种情况,小编建议应该用一些中药对自己的身体内部进行一个调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月经期拉肚子的情况,同时月经期间必须要多加的注意保暖。
2、肠炎所致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一旦出现拉肚子就可能是我们的肠胃出现某种疾病,首先考虑的就是肠炎,一旦得了肠炎拉肚子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情况,所以在月经期间经常性的拉肚子也不排除没有肠炎的可能,一定要及时的到肠胃科进行相关的检查,找准病因针对性的治疗才是最关键的。
经期拉肚子中医如何治疗?
经性腹泻的临床辨证一般分为三型:脾气虚证、脾虚肝旺证、肾阳虚证。
1、脾气虚证:
是指月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大便溏薄(质稀),经行量多,色淡质薄;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者,治疗上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汤),取党参30g,炒白术10g,扁豆10g,茯苓10g,甘草6g,山药10g,莲子肉10g,桔梗6g,薏苡仁10g,砂仁5g,用水煎服。
2、脾虚肝旺:
是指经前或经行之时腹痛即泻,泄后痛止,兼见胸胁痞闷,嗳气不舒者。治疗上选用痛泻要方,取炒白术15g、白芍10g、陈皮6g、防风10g,用水煎服。
3、肾阳虚证:
是指经行或经后,大便泄泻,或五更泄泻(晨起时腹泻),经色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畏寒肢冷者,治疗上选用健固汤合四神丸,取党参30g,炒白术10g,茯苓10g,薏苡仁10g,巴戟天10g,补骨脂10g,吴茱萸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用水煎服。
预防经期拉肚子秘方
1、谢绝冷饮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知道的,女人经期不宜受凉,要拒绝冷饮,控制寒性食物的摄入。专家表示,冷饮会刺激肠胃,另外,月经期腹部易受凉,如果再喝冷饮,属于雪上加霜。所以夏天喜欢吃雪糕喝冷饮的美眉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哦。
2、早睡,不要熬夜
专家指出,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饮食习惯,都有助于防治月经期拉肚子。因此,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注意早睡,保证睡眠质量。
3、每晚泡脚
人的脚上有很多穴位,每晚泡脚,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驱寒。另外,泡脚后,还可进行足底按摩,更有助于脚部保暖,延缓衰老,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4、吃应季的蔬果
专家称,水果营养丰富,可补充各种营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吃当季水果,不要或者尽量少吃反季的水果。因为不是应季的食物,它的健康价值就会相应降低,并且很有可能是人工催熟。比如冬天,就不宜吃西瓜这样的水果。
高考前焦虑怎么办 中医支招治疗焦虑症
高考前焦虑怎么办呢? 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加上气温变化,不少学生在高考前病倒。前不久,一高考生上课期间突然肚子痛,大出虚汗,甚至出现休克。经诊断,医生告诉该考生,这是因为过度紧张造成的,需要放松。
焦虑症可以表现为三组症状:
1.主观焦虑体验:象你一样,出现过多的担心、焦虑,担心自己会考不好并为此而更加发奋学习,减少睡眠时间去读书,久之则会出现失眠、睡眠浅、容易醒来等睡眠问题;情绪上变得烦躁、易发脾气、抱怨、担忧。
2.外在的不安行为:行为显得杂乱无序,活动过多,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原有的学习习惯或规律被打破,严重时会出现拒绝上学、逃学、避考、离校出走等回避行为。
3.躯体症状:大多数考试焦虑的学生会表现为紧张感、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和额头浸汗、血压升高、口干、腹部不适、尿急尿频、双手发抖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极度焦虑、恐慌状态下,会出现血压降低、内脏血管扩张、大脑血液供应减少、心跳减慢、肌张力丧失等症状,即所谓的考试晕场现象。
中医有效缓解治疗焦虑症
中医体质九分法中除平和质一种为最佳外,其他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八种均属“偏颇”,其中气郁质是最容易出现焦虑的一种体质。就医的中高考考生中几乎都是这种体质。这种体质出现焦虑可以通过疏肝理气、补益肝血的中药调理,通过中医调理10~15天就能心态平和面对考试。
(一)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风府、百会、通里、神门、内关等。 痰郁配肺俞、合谷、列缺、天突、丰隆;心血虚配心俞、脾俞;瘀血内阻配血海、膈俞。除心血虚者外,均用泻法。烦躁不安配印堂、太阳、水沟;焦虑配三阴交、太冲;失眠配神庭、四神聪、印堂、三阴交等。
2.耳针:脑点、皮质下、神门、心等。针刺或敷贴王不留行籽。
3.电针治疗
主穴:神门、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大椎。每次选用2~3穴。
辨证配穴: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阴虚内热、心肾不交配心俞、肾俞、太溪;痰热挟肝胆上扰配肝俞、太冲。每天1次,每次20~30分钟。
(二)气功治疗
放松功。第1节步骤为调气训练:通过肢体震颤,静气调息和肢体升降开合,调整呼吸达到细匀深长;第2步骤为松弛训练:通过意念诱导,使机体处于松弛状态;第3步骤为意守丹田训练:通过意守丹田和腹式呼吸,达到凝神、聚气和宁静大脑的目的。疗程6周,隔日1次,每次15分钟。
(三)专方专药
1.凝神解虑汤: 龙齿、灵磁石各30g,枣仁、远志、菖蒲各15g,郁金24g,甘松12g,合欢皮、甘草各9g。另琥珀、辰砂各3g,和匀研末,分三次冲服。临床辨证加减用之,主治焦虑症状明显之焦虑症。常配以针刺、精神、工娱疗法。
2.百合安神汤:百会、牡蛎、代赭石、夜交藤各30g,生地、酸枣仁各15g,知母、白芍各12g。临床辨证加减用之,日1剂,水煎早晚服,10日为1疗程。另服舒乐安定1~2mg/次,或硝基安定5~10mg/次,睡前服,主治焦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