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睡不够爱吃凉更易引起湿邪 常按三穴位可缓解

时间:2017-02-28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春季温暖也潮湿,正是湿邪泛滥的季节。除了气候原因,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那么,春季应该如何远离湿邪呢?

6个坏习惯易招来湿气

1、睡不够。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爱吃凉。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6、老坐着。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祛湿养脾常按3大养生穴位

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此时,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肠胃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滋养身体。

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大养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

推荐两款祛湿食谱

除了按摩祛湿养脾外,还可常吃一些除湿的食谱:

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秋天天气干燥,体内湿气会少些吗?

体内湿气过重,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那就是秋天天气干燥,是不是可以不用祛湿。实际上,燥和湿是不矛盾的,有可能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体里。湿气的来源有很多,不仅仅是和天气有关。

为什么秋季天气干燥也需要去除体内的湿气?

体内的湿气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外界的湿邪和体内自身产生的湿邪。外界的湿邪指的是外界环境当中的湿气,经常生活在湿润潮湿地区的人,容易出现湿气过重的情况。体内自身产生的湿邪,和饮食等因素有关。秋天虽然比较干燥,但是很多人都不注重饮食,依旧吃冷食冷饮,不注重保暖,湿邪在人体里潴留,会让人湿气过重。湿气过重的人会有疲惫困倦、四肢沉重、大便粘腻、舌苔厚腻等症状,如果有这样的表现,不妨从祛湿入手,调理不适。

有哪些可以祛湿的茶方?

1、竹叶茅根茶

竹叶有清热除烦的功效,白茅根具有清热利尿的功效,两者结合在一起,能够去除体内过重的湿气。取竹叶5克,白茅根5克,用水煮沸作茶饮,每天两杯,身体会越来越轻松。

2、陈皮茯苓茶

陈皮和茯苓一起泡水喝,又有去除火气的功效,又有排出体内湿气的功效。做法很简单,取2克陈皮,5克茯苓,用清水冲洗干净,把陈皮剪碎,加入开水冲泡5分钟,就可饮用。因为陈皮茯苓茶有利尿的功效,所以不要喝太多,不然会让小便变得特别频繁。

另外,想要去除体内过重的湿气,摆脱黏腻厚重的感觉,还有一道茶推荐给大家,那就是赤小豆薏米茶。这道茶除了赤小豆和薏米以外,还添加了大枣、桑葚、芡实、大麦和枸杞。赤小豆清热利水,薏米利水渗湿,芡实益肾固精、祛湿止带,大枣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大麦也有利湿的功效,再加上枸杞,特别适合湿气过重,有关节痛、身体浮肿、舌苔厚腻、四肢沉重、口气难闻的人群。

如何用药膳赶走湿气

1、百合绿豆汤

材料:鲜百合100克,绿豆2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绿豆洗净,百合掰开去皮,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煲至绿豆开花百合破烂时,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可用于暑日心烦、口干、出汗者。亦可用于防治感暑。

2、冬瓜莲叶粥

材料:冬瓜10克、莲叶1张,粳米60克

做法:入锅加水,共煮粥服用,每日1剂

功效:具有清热祛暑、健脾利湿的作用

3、冬瓜薏米鳝鱼汤

材料:黄鳝200克,冬瓜25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生姜4片。

做法:黄鳝剖净去内脏,洗净切段,放入开水中飞水;冬瓜刮皮,洗净切大块;生姜、薏米、芡实分别洗净,冬菇用水浸软洗净。将用料全部放入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适用于湿热下注筋骨所致的两脚麻木、手足无力,也可用于小便短赤、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病等。

4、山药芡实薏米汤

材料:淮山药15克,芡实(也叫鸡头米)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黄芪12克,白术10克,猪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药,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锅炒至微黄,猪排骨洗净血污并斩断,茨实、黄芪、白术用清水洗净,然后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90分钟后,调味即可。

此汤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作用,对于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春天湿气重怎么办 祛湿健脾汤谱推荐

土茯苓

性味归经:甘、淡,平。 归肝、胃经。

功效: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主治: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注意:服时忌茶,肝肾阴亏者勿服。

木棉花

性味归经:甘、凉。归脾;肝。

功效:大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止血。

主治:治泄泻,痢疾,血崩,疮毒,金创出血。

注意:平素脾胃虚寒的人群慎用。

薏苡仁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

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注意:脾虚无湿,大便燥结及孕妇慎服。

白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注意:阴虚燥渴,气滞胀闷者忌服。

扁豆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健脾和中,消暑化湿。

主治:暑湿吐泻,脾虚呕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带下,小儿疳积。

推荐阅读:

  1. 秋天天气干燥,体内湿气会少些吗?
  2. 如何用药膳赶走湿气
  3. 春天湿气重怎么办 祛湿健脾汤谱推荐
  4. 夏季头昏脑涨全身困乏是湿气作祟
  5. 刮痧可以祛湿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