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哪些坏习惯会加重体内湿气?祛湿常用的穴位

时间:2018-05-21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六大邪气,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坏习惯会加重体内湿气,因此一定要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让湿气没有办法我们的危害健康。下面就和大家说说有哪些坏习惯会加重体内湿气?一起来看看吧!

哪些坏习惯会加重体内湿气?

1、睡不够:睡眠是身体健康的前提,睡一个好觉也能让我们的精神状态更好,身体更轻盈。因此,建议大家要保证每天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最好是在晚上11点前就睡觉,这个时间段是身体器官休养生息的时间。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质量会让我们更加健康,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重:饮食习惯决定了肠胃功能好坏,要均衡饮食,保证营养及水分的摄入,少吃油腻、过咸、太甜的食物,会给肠胃造成负担,不易消化,容易导致肠胃闷胀、发炎。

3、爱吃凉: 像生冷食物、冰激凌之类的食物,会给肠胃消造成伤害,使消化吸收功能停滞,加重体内湿气。凉性蔬果也不宜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艾灸祛湿常用的穴位

内湿多因饮食不节制,或吃多了肥甘厚腻的食物,让体内湿气内侵脾阳以至失运。而外湿是由于雨水较多等外界的湿气过多,容易让湿邪入侵。内外因相互影响,容易引发疾病。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的作用。推荐以下几个艾灸祛湿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当体内有湿气时,不妨试试艾灸疗法,你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是睡不够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睡觉醒来都会有睡不够的感觉,对于老是睡不够是怎么回事可以考虑睡眠质量之类的原因。睡眠时间充足是保证睡眠质量的第一要素,还有的人睡眠不足是存在外界因素,比如工作压力太大等。

  1、错过最佳睡眠时间

  过早或过晚睡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因为人的生物钟是有规律的,你要打乱了就不能正常工作了。该休息的时间过了,精神又开始亢奋了,也不容易入睡。在最佳睡眠时间段入睡,只需要8小时,睡到自然醒,且醒来神清气爽,就证明睡眠充足、质量良好。

  2、心理生理性睡眠

  ①生活中出现了负性生活事件,或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患者常伴紧张性头痛,进一步干扰了睡眠。

  ②睡前强烈希望有一次良好的睡眠,由此而过分焦虑不安,反而造成入睡困。

  ③过分担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在经过几夜失眠后,这种担心更加强烈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失眠问题上,使精神进一步紧张和焦虑。

  3、习惯不良性睡眠:

  ①如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或者剧烈运动,过于兴奋,说话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增加入睡难度,且使睡眠质量下降。

  ②有些人白天睡得过多,昼夜规律紊乱,到了夜间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过短,呈现失眠状态。

  4、环境影响睡眠

  ①养成了某种与入睡相伴随的行为习惯,如长期看电视入睡,形成了对电视的依赖,一旦没有电视可看就发生失眠,这种失眠又称入睡条件性失眠。

  ②环境不良因素对睡眠造成了直接影响,即真正的环境性失眠。常见因素有严寒、酷暑、噪声、强光等,或处在需要保持警惕的环境下,如守护病人,身处危险场所等。

睡不够爱吃凉更易引起湿邪 常按三穴位可缓解

“风、寒、暑、湿、燥、火”这致病的六淫邪气中,杀伤力最强的是湿邪。春季温暖也潮湿,正是湿邪泛滥的季节。除了气候原因,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也会让湿气乘虚而入,危害健康。那么,春季应该如何远离湿邪呢?

6个坏习惯易招来湿气

1、睡不够。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就是脾虚的症状,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口味重。肠胃功能好坏关系到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

3、爱吃凉。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激凌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给外邪创造入侵机会。因此不易过量食用,烹调时最好加入葱、姜来减弱蔬菜的寒凉性质。

4、喝大酒。这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从中医上来讲,酒助湿邪,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浇愁。

5、运动少。运动少的人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久而久之,身体还可能出现疾病。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游泳等,可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6、老坐着。久坐会使人的脑供血不足,导致脑供氧和营养物质减少,加重乏力、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还会引发全身肌肉酸痛、脖子僵硬和头疼、头晕。

祛湿养脾常按3大养生穴位

天地阳气渐收、阴寒渐长、早晚温差大。此时,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因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为适应自然界由“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之气血也随之内收。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肠胃功能加强,人们食欲随之旺盛,可以从食物中吸收更多营养滋养身体。

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3大养生穴位,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其中,丰隆穴是化湿要穴;脾俞可健脾和胃;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3大养生穴位每天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祛湿养脾胃的好办法。

推荐两款祛湿食谱

除了按摩祛湿养脾外,还可常吃一些除湿的食谱:

茯苓粥

取粳米100克,淘净;粳米100克、茯苓粉20克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

冬瓜粥

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冬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并能利尿祛湿,同时也是消暑佳品。此粥根据口味可做成甜或咸的,最佳食用时间是每天上午和下午的餐饮时间。

推荐阅读:

  1. 老是睡不够是怎么回事
  2. 睡不够爱吃凉更易引起湿邪 常按三穴位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