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胃的5种按摩手法
1、 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内外侧正中腕横纹上二寸之内、外关穴位处,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旋揉右手臂。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点揉此穴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治疗心悸失眠、胸胁痛、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胃肠官能症等。外关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能治疗热 症感冒、偏头痛、胸胁痛、耳鸣、耳聋、上肢瘫痪、肩臂痛等症。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经常旋揉内外关,对改善自我症状、预防心绞痛发作有一定的效果。
2、 用一只手的掌心贴附肚脐,另一只手叠在上面,顺时针方向以画陀螺的方式柔和地边按边摩擦,由肚脐逐渐均匀画圈至全腹,约80—100下,再倒回到肚脐,再 按摩80—100下。可双手交换,逆时针方向以同样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肠胃功能,让肠胃受到负载压力,如果长期坚持,肠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议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时,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胀肚。
3、 饭后、睡前可以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摩64圈。完毕搓热双手按摩小腹。
4、 从经络看,胃经是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一般胃肠功能良好者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经常活动脚趾可以起到健脾养胃的作用。尤其现在岁末将至,不少人应酬多、饮食无节制,易吃伤脾胃,常活动脚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脾胃减负。活动脚趾时可采取站立或坐位,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连续做抓地——放松的动作60至90次,对脚部经络 形成松紧交替刺激。做此动作时可赤脚或穿柔软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复多次。每天洗脚时,还可在脚盆里放些大小适中的椭圆形鹅卵石等物体,泡脚同时练习用脚趾 反复钩抓这些物体。温水泡脚有利疏通经络,脚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经的穴位,持之以恒会逐渐增强胃肠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时需注意所选物体表面要光滑, 以免划伤局部皮肤、诱发感染。
5、 此外,坐、卧时还可从下到上按摩小腿,因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统的穴位,如脾、肝经的足三阴经在小腿内侧,胃经、 胆经的足三阳经在小腿外侧,能健脾的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的外侧。常按摩这些穴位,也有助于健脾养胃。按摩时不苛求手法,力度以能承受、按后觉得舒服为度, 不要在过饱和过饿时按摩。需注意的是,儿童的穴位与成人不同,所以此按摩法不适合儿童。
孩子脾胃虚弱怎么办?中医穴位贴敷+艾灸可健脾养胃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建军副主任医师、林玉洁主治医师
孩子不爱吃饭、容易生病、易腹泻、大便干燥,是家长最常遇到的问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专家指出,这其实都是脾胃虚弱之过。错误的喂养方式常会导致脾胃虚弱,妈妈们可以学一下捏脊、穴位贴敷和艾灸,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
孩子脾胃虚弱有哪些表现?
中医科主任李建军副教授说,一些孩子小时候脾胃虚弱,长大是会有明显好转的。也有一些是先天脾胃虚弱,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由于母亲生病的原因发育不好,对于这种孩子要及早用药物进行调理。还有一些孩子脾胃虚弱,是因为长期饮食不规律、过食生冷食品、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是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
脾胃虚弱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呢?有些会面色不好,这种中医叫“面色萎黄”;有些会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有白点;有些会乏力;有些出汗比较多,小朋友们一块儿玩,别人出汗不多,就他大汗淋漓,衣服都湿了;还有些孩子不爱吃饭。脾胃虚弱偏内寒的患儿除了有上述症状外,还会出现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或易腹泻等现象。而脾胃虚弱偏内热的孩子则食欲不佳,大便干(两三天一次),此类孩子多因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还有一些经常发作性地脐周疼痛,时轻时重,这些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脾胃虚弱或与喂养不当有关4个误区需留意
林玉洁医生说,错误的喂养方式也会导致脾胃虚弱。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孩子吃饭追着喂,喂的越多家长越高兴,比吃进自己肚子里还满足。其实换位思考一下,或有条件让孩子喂你一次,就知道被人喂饭是一种什么感觉了。肚子已经饱了或不喜欢吃,家长采用各种手段威逼利诱,能让孩子多吃一口就一口,这时吃饭就不是享受,而是强迫了。特别是孩子感冒的时候,胃口本来就不好,家长一看这好几天没怎么吃东西了,心好慌啊,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了,就弄些大鱼大肉引诱或逼迫孩子吃,其实在感冒期间脾胃的功能也减弱,孩子的身体是很有调节能力的,没有胃口是机体的自我保护,再追着喂只能适得其反,真正伤了脾胃。
2、饭吃得过饱。孩子最重要的是养胃,健脾,消化好是身体健康的基石。吃进去的东西能够消化吸收才是营养,不然吃再多都是垃圾,切忌给孩子的肠胃造成负担。脾胃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才能输送精微物质到全身的脏腑组织。吃的太饱并不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吃的七八分饱,生长激素分泌的才最旺盛。
3、给孩子喝过多的凉茶。广州天气潮热,人们常常依靠凉茶降暑。但是小孩子为“稚阴稚阳之体”,由于其脏腑功能尚未健全,阳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应避免喝凉茶以损失更多阳气,尤其是夏天阳气散发于外,脾胃虚弱,更要慎吃过于寒冻的食物,要多喝温开水。另外切不可因宝宝大便干,而过食寒凉类药物。
4、毫无原则地给孩子进补。林玉洁医生强调,这实际上是祸害孩子。广东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煲汤,加一些补品进去,其实调理脾胃的关键是合理喂养,药物只是辅助。
妈妈必学这些合理喂养小方法
林玉洁医生指出,要想孩子脾胃好,首先饮食需合理。
1、饮食以清淡爽口为主,慎过寒冻食物。日常可食用豆制品,蛋类,乳类,鸡,鱼,新鲜蔬菜,瓜果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2、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选择富有营养的食物,例如豆浆,牛奶,瘦肉,鱼蛋类,粗粮,蔬菜,水果等合理分配入一日3-7餐中;烹调注意色香味俱全,避免太过油腻;补脾煲汤时可适当用茯苓、淮山、白术、太子参等中药材。
3、饮食应保持新鲜清洁。
4、感冒咳嗽期间最好忌口。反复感冒咳嗽,或久治不愈也是因为脾胃虚弱。孩子在咳嗽期间要饮食清淡,不吃或少吃鸡、鱼、虾、海鲜、牛羊肉、烧肉烧鹅、水果、汤、甜食、辛辣刺激、碳酸饮料、酸奶、益力多等。这些食品容易加重病情或是病程延长反复。
穴位贴敷+艾灸疗法 有助强健孩子脾胃
林玉洁医生说,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日常保健医生,学会捏脊、穴位贴敷和艾灸,对调理孩子脾胃大有好处。目前医院和市面上有很多适合小孩子乃至婴儿用的穴位贴敷和艾灸用品,小孩子皮肤薄嫩,脏腑娇弱,病情病邪相对单纯,相比较成人来说对此种疗法更为有效和敏感。如脾胃虚弱可以用足三里、中脘穴,感冒流鼻涕可用大椎、风门、风池穴,扁桃体炎咽喉炎可以用大椎穴、合谷穴、曲池穴,咳嗽可以用大椎、肺腧穴,慢性咳嗽可以再加上足三里、丰隆穴等。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不能错过的健脾养胃粥
1、扁豆山药莲子粥
材料: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
做法:以上四味加水共煮为粥。
功效:适用脾虚人群。山药补肺脾肾,益气生津,莲子健脾补气补心安神,两者同用加强补脾胃,且对心肾有益。扁豆健脾化湿,防止滋补太过,滋生内湿。
2、莲子芡实粥
材料:莲子、芡实、大米。
做法:把莲子、芡实、大米过水洗净。把原料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一起温火熬制。待开锅后变小火,再熬一会儿。煮粥时水要多放一些,不要使粥过于稠。
功效:镇静神经,养心安神,有益于加快恢复体力,克服社交恐惧症。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3、南瓜胡萝卜小米粥
材料:小米、南瓜、胡萝卜。
做法:将南瓜去皮切小块,胡萝卜洗净切小块。小米洗净,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将南瓜块和胡萝卜块放入锅中和小米小火一起熬煮即可。
功效:南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然而小米含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e,这道南瓜胡萝卜小米粥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
4、红薯粳米粥
材料:红薯两块,粳米适量。
做法:粳米洗净,加水入锅熬煮,后放入块状红薯熬熟即可。
功效:红薯性味甘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之功效。与粳米熬粥可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肺通便的功效。秋季常食此粥,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延年益寿。
5、板栗核桃粥
材料:板栗、核桃仁各50克,大米100克,盐3克,鸡精1克。
做法:将板栗剥壳后切粒,核桃仁切粒,大米淘洗干净,备用。锅置火上,注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烧开,下入淘净的大米,改用中火烧约10分钟。取紫沙锅,将汤锅里的大米倒入,用小火煲至米花开,然后加入板栗、核桃仁,再煲20分钟,调入盐、鸡精推匀即可。
功效:对怀孕初期因脾肾不足所致的阴道下血、头晕耳鸣、小便频数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6、神曲陈皮粥
材料:神曲15克,陈皮10克,大米50克。
做法:将神曲、陈皮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每日1次,连续吃3-5天。
功效:可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
健脾养胃汤的做法大全
第一道汤:茶树菇炖排骨汤
材料:排骨250克、茶树菇30克、胡萝卜半根、姜4小片、盐适量。
做法:排骨切块洗净备用。茶树菇提前半小时泡发好。胡萝卜去皮切滚刀块,姜切片备好。锅下水烧开后,放入排骨焯水,然后洗净排骨表面浮沫。将排骨、茶树菇、胡萝卜和姜片放加内胆里,加入适量的水。把后把内盅放入电炖盅里,盖上盖子,加入适量的水。调到筋骨键。四小时后听到响铃就炖好了,加入适量盐即可开吃。
功效:茶树菇有健脾止泻之功效,并且有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茶树菇炖排骨汤,是一款秋季健脾养胃汤。
第二道汤:莲藕红豆章鱼煲猪踭汤
材料:莲藕800克,红豆、莲子各50克,红枣5个,章鱼干1只,猪踭500克,陈皮1/3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洗净,莲藕去节、切段;红豆、莲子、章鱼稍浸泡;红枣去核;猪踭切块,与生姜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两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莲藕能健脾、开胃、养血。红豆亦为旺血之食材。猪踭为猪肉之上乘,常为广东民间入汤之用,关键此汤中加入章鱼干既养阴又让汤味更鲜美、可口。此汤甘润鲜美可口,有健脾益气、养胃生津、滋阴补肾之功。
第三道汤:猪骨山药汤
材料:猪脊骨适量、山药适量、嫩玉米适量、桂皮适量、生姜适量、香叶适量、枸杞适量、精盐适量。
做法:猪脊骨洗净,用刀斩成小块。把猪脊骨焯水,去血沫捞出备用。砂锅里添足水,放入猪脊骨、姜片、桂皮、香叶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炖制。嫩玉米切成小块。砂锅煮30分钟后倒入嫩玉米块,小火继续炖制。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把山药块倒入砂锅。洒入枸杞。调入适量精盐,小火煮10分钟即可。
功效:山药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是秋季脾胃虚弱者的最佳药方。
第四道汤:黄芪煲牛肚汤
材料:黄芪50克、牛肚500克、红枣3个、生姜4片。
做法:黄芪稍浸泡,洗净;请售者把牛肚处理干净,用盐再搓擦净;红枣去核。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民间认为牛肚能消积除滞健脾益胃,而中药黄芪性味平和,具健脾补中、益气之功。合而为汤则有益气血、健脾胃之功,主治脾胃气虚型的消化不良、气短乏力、食后腹胀等。
第五道汤:风栗鲜淮山红枣煲鲜鸡汤
材料:鲜淮山1条、风栗肉12个、红枣6个、鸡半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淮山刮皮、切块;风栗肉切对半;鸡去脏杂、尾部,一起与瘦肉、姜和红枣下瓦煲,加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便可。
功效:鲜美清润,有益气生津、健脾养胃、强筋壮骨之功,且男女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