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人群养生 >

职场三国杀某术

时间:2022-01-01 来源:保健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几年前,人们对当年明月白话版的《明朝那些事儿》拍手称绝;几年后,人们对为曹操“平反”的新《三国》拍去板砖。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这些折射着智慧与勇气的名字以及他们的故事,如恒星般嵌入了历史的天空。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三国》的故事在罗贯中的笔下就已经近似于一个传说了,小说太过精彩,以至于一度让人们忽略了史实。眼下,新《三国》电视剧热播,对《三国》人物的热议又重新升温,人们热衷于对相关人事进行探访探究,在权谋与纷争、联盟与崩析的活剧里,那个古战场似乎与当下硝烟弥散的现代职场别无二致……

  无论如何,在散去了狼烟、湮灭了剑影刀光的今天,静心重读《三国》那一幕幕金戈铁马的峥嵘往事,或者今天的CEO们可以从中获取一些游刃职场的崭新启示。

  曹操:胆识过人的“外企CEO”

  曹操本纪: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即便几百年解读不休,一直到现在,曹操仍然是难以形容的一个人物,曹操的扮演者陈建斌认为,对曹操最好的解读是他自己的文字。新《三国》中的三个领袖人物中,曹操属于魄力型领导,“高干子弟”,以大政治气魄称霸。之所以在三国中,他的地盘最大,最大的原因所在是他会用人,而且这所谓的用字,他处理得相当灵活。他曾下过“招贤令”,只要有一技之长,他就会用,不需要全才。在那个出门靠走的年代里,这个前卫的“招贤令”,跟外企刚打入中国时的招聘启事有何不同?一位在外企工作10年的HR经理LISIR,在看过新版《三国》后感触颇深,“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三国演义》,说实话对曹操没什么好印象,可是在外企磨练了这么久后,我觉得曹操身上有很多外企CEO的特质。”

  权谋一:集思广益

  虽然《三国演义》给曹操打上了坏人的标签,但是他的过人之处在书中也有体现,他深知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道理,所以一遇到大事他就给谋士们开会,集思广益,进而找到问题最佳的解决办法。LISIR说:“在外企,大事小事都得开会,目的只有一个,集思广益,从这方面看,曹操算是外企CEO的祖师爷了。”

  权谋二:权谋分离

  集思广益能为曹操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但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曹操采用了权谋分离的办法,即出主意的是一个人,办事的是另外一个人,有时他连自己的敌人都敢用。攻打徐州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表面上是在帮助刘备夺回徐州,实则刘备就是他铲除吕布的一个棋子,他的离间计用得十分巧妙。

  LISIR说:“权谋分离,这在外企的管理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个新店开业,我们要动用地产、公关、销售等多方关系,每件事都是有关联的,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儿都做完吧,这样做也能保证办事的成果,毕竟在外企是成绩论英雄的。”

  权谋三:变无用为我用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的流传千古之举,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何当时刘备、孙权都觉得天子无用,而偏偏挟天子这招被曹操所用呢?今时今日,我们可以说曹操谋略过人,因为这一招为他统一天下找了个名正言顺的借口,正所谓变无用为我用。

  LISIR说:“如果放到现代,以曹操的谋略足以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CEO,他想的永远不是眼前,而是更远的将来,为了这个将来,他会使出很多手段,的确这样的领导者,不会像刘备那样被人爱戴,但他缔造的成绩,足以让人称道。”

${FDpageBreak}

  刘备:“国企”的领袖

  刘备给儿子刘禅的遗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那么,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在早前的易中天品三国中,易中天将这顶桂冠给了三国时期曾经十易其主的刘备,他是一位羽翼未丰时韬光养晦、一旦时机成熟便一飞冲天的绝世高手。现在商界盛行的什么“借鸡生蛋”、“借船出海”等招数,都是当年刘备玩剩下的。然而他最高明之处还不是这些,而是他的用人技巧,他不是靠意气或者权术,而是靠性情,他的真性情虽没让他成就霸业,却让他千古流芳。这几天,记者接到很多读者的电话,其中一位国企老板孙先生,就曾向记者感慨说:“如果国企老板能当成刘备这样,那企业定能长足发展了。”

  权谋一:以德服人

  《三国演义》记载,刘备经常痛哭,婆婆妈妈。事实上,刘备之所以能得民心,在于它能够体恤百姓疾苦。刘备在平原相上最有名的故事是,郡民刘平派刺客去刺杀他,结果刘备折服了刺客,刺客不忍心告诉他实情后离开,正所谓“其得人心如此。”孙经理说:“能让别人死心塌地为你干活,可不是件容易事儿,我就常遇到手下表面上服从,背地里说坏话的情形,怎么办?我看过很多企业管理方面的书,都没有刘备给我的触动大,那就是用真性情服人。”

  权谋二:越挫越勇

  历史记载,刘备命途多舛,在他47岁之前几乎品尝失败之果,算算他投奔过的人就有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妻室儿女被他人俘虏,就有4次之多,可以想象刘备的前半生流离失所不为过。然而直到他请出诸葛亮,并把之前人生的失败扭转为自己的能量之源后才成就一番事业,千古留名。

  孙经理说:“男人的胸襟都是用委屈撑大的,人对于失败有与生俱来的恐惧,而作为一位国企领导者,对上对下都要负责,担子更重,不能遇见失败和错误就撒手不管,应该找到症结并努力解决才是好领导的素质。”

  权谋三:破格提拔人才

  定军山一战,黄忠临阵斩杀曹魏主将夏侯渊,当时刘备不顾诸葛亮劝阻,提拔黄忠为后将军,与关羽、张飞齐名。又如刘备在汉中正式称王后,准备回转成都,行前选镇守汉中的主将,大家都以为会用张飞,但结果刘备却将资历、军职都低于张飞的魏延提拔上来,让全军惊讶不已。

  孙经理说:“在外界看来国企不如私企灵活,不看实力看关系,如果领导者能够学会破格提拔人才,才能让那些有才能的人觉得有奔头。就像刘备去请诸葛亮,前者47岁,后者不过27岁,前者是左将军官衔,后者一介平民,能够谦卑地去请贤一位晚辈,应学刘备。”

${FDpageBreak}

  孙权:“私企富二代”

  陈寿评价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19岁孙权从哥哥孙策手中接管家族基业,成为江东之主,开始长达52年的政治生涯。不同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和刘备的以皇族后裔自居,孙权的家族算是自力更生、自主创业。正因此,孙权更懂得从投资到回报的有效手段,一出手就直达目标,不受太多规矩和人情的羁绊。私企老板杜先生每天守着电视看新《三国》,对于炒得沸沸扬扬人物选得不好、历史不对等他并不关心,他看中的是里面的智谋,“孙权拿到今天就是成功的富二代,我的儿子现在就是富二代,如何能有胆识又有智慧地撑起家族企业,从孙权身上就能学到。”

  权谋一:少谋也深算

  出名要趁早,孙权做到了,和他作对的曹操按资历是他父辈,小小年纪足智多谋,多次和曹操玩心眼:当关羽丢了荆州丢了性命时,孙权想把关羽头颅献给曹操,期待制造假象,把刘备复仇的矛头引向曹操,难怪曹操自叹,自己有25个儿子,若论诗词歌赋,都比孙权强(例如曹植、曹丕),但论忍辱负重、纵横捭阖,都难敌孙权。

  杜先生说:“都说老谋深算,但少谋也可深算,现在社会发展快,年轻人比起年长者更容易适应快节奏,但要运用智慧,到关键时刻能想出办法,作为企业领导者更应如此,毕竟听完众多建议后,最后敲定的是你。”

  权谋二:“面子”即利益

  真正有自信的人对他人是宽容的,对于很多人在乎的面子问题,孙权却看得很淡,在攻击关羽时,为了探军情,他还打算自降级别,与关羽联姻。当他知道东吴与刘备将有大战时,提前与曹操拉关系,不惜极尽阿谀写信,“上书称臣,称说天命。”他的大臣们都觉得自己的君王太没面子,但为了各方利益,孙权还要讲道理、做工作,安抚大臣们。杜先生说:“无奸不商,虽然有点讽刺的意味,但里面仍有为人处事的大智慧,经营私企可以为了利益把自己的个性抛到一边,更何况有些虚伪的面子问题。丢掉面子不仅是胸怀,更是一个人的强大气场。”

<

职业生涯惯性依赖症

  

  因为路径依赖的缘故,第一份工作的选择会长期影响一个人将来的职业发展,所以,正确选择第一份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路径依赖”让职场人在想要重新择业时,往往要面对诸多的困难:已经习惯了某种工作状态和职业环境,并且产生了某种依赖性;重新做出选择,会丧失许多既得利益,甚至大伤元气,从此一蹶不振。

  所谓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在人们的求职过程中,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更应当理性避开“路径依赖”的求职陷阱,以使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良性发展。在进入职场之初该如何规避自己误入“路径依赖”的迷途呢?

  首份工作做好选择最重要。越到后面,要想摆脱原已熟悉的职业路径就越困难,成本越高,风险越大。建议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同时也是较为符合自己个性、能力的专业学习做起,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既具挑战性,又不失客观、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按照规划一步步走下去,这样有利于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了解自我 做好路径规划

  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够较早地认识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并明确了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之后,再进行一系列有效的求职,这是较为理智和值得提倡的做法。如果求职中,能够顺利得到自己喜爱的工作,这是最好不过的结果,但如果暂时没办法一步到位,那么不妨立足于当下的职业机会,可以优先考虑生存的问题,但心中必须始终清楚你的选择是什么,寻找工作契机,积累知识和能量,为今后的顺利就业铺路垫石。

  对于有过一定工作经历的职场人来说,已积累了某一方面的丰富经验,也为其晋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本。如果想要转行,建议在业余时间多关注欲转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行情,从熟悉行业开始做转行的准备。在充分熟悉了这个行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与新行业的匹配度之后,再考虑是否决定转行。

  选择之后 义无反顾执行

  选择就意味着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中选出一个。一旦做好了自己认为合适的选择决定,就坚决地执行下去。当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时,不妨听听身边朋友的意见,或是找专业的职业规划咨询机构寻求帮助。犹豫不前只会耽误时间。为了避免遭遇“路径依赖”困扰,一定要平衡好短期和中长期的职业发展规划,沿着既定的职业路径发展。

杜拉拉:人在职场别抱怨

  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近日正在全国热映。有人为电影专门写了顺口溜,“一看黄立行,二看漂亮衣服,三看年轻人奋斗,四看办公室恋情,五看美女如云,六看植入广告,七看职场心得,八看经典台词,九看最爱的北京,十看爱的奇迹如何让你心花怒放。”

  爱情事业双丰收,杜拉拉展示了许多白领的梦想。豪华的办公楼,时尚的职场生活,能否激发你的前进动力?

  人在职场“不抱怨”

  周小平(行政)

  杜拉拉是草根出身的外企白领,她坚强、勤奋、能干、肯吃苦,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她无特殊背景,全靠自己努力,见识了各种职场变迁,历经了磨难最后成功了。

  看《杜拉拉升职记》这部电影,挺养眼,漂亮衣服,豪华办公楼,凌厉强势的职业经理人,外企大公司的万千气象……

  一开始像三角恋大搏斗,后来又觉得是揭穿职场潜规则,最后发现是熟女熟男版的纯爱戏。不过,电影中的杜拉拉作为职场成功人士,她的经验有借鉴之处。

  一是遇到问题,杜拉拉的第一反应是“不抱怨”,而是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工作量大,无偿加班700多个小时,工资却只增加几百元钱,杜拉拉不抱怨,作为新人的她更看重职业前景,认为可以学到管理技能。在玫瑰“因病”暂时请假后,部门同事对于装修一事推三阻四,但资历最浅的杜拉拉却勇于承担重任,最终获得成功。

  现实中,这类人和事的例子,我见过不少。以前的单位有个男同事老Z,人不错就是嘴上缺个把门的,特别爱抱怨。他学的是体育管理专业,在我们单位属于专业不对口。他就抱怨认为领导不重用他,让他在办公室打杂。后来因为外语差,升职称时没通过,这个台阶没上去,“步步赶不上”。

  与他同时来的另外一个同事小李姑娘,专业也不对口。最初他们一起在办公室打杂。可小李报了个外语班,晚上听课,休息日旁听管理学课程,后来参加自学考试,拿到了相关文凭,还连续发表好几篇论文。不久有个职位空缺,领导本意是提拔一个男同志,老Z是合适人选,可是大家对他评价太差,最后提了小李姑娘。

  十年一晃就过去。前不久碰上老同事,说小李已经晋升了正高职称,现在是办公室主任。老Z呢,还在办公室打杂,工资比小李姑娘低一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的精力花在某些方面,意味着同时你放弃了另一方面。

  杜拉拉对工作毫不懈怠,有韧性,脑子够用会学习,对人际关系敏感,对生活看法实际,适当的时候还会耍些无伤大雅的小计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杜拉拉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花眼(文员)

  就算你没看过,也一定听说过这部老徐的出山之作——《杜拉拉升职记》。这不,报纸上、杂志上、地铁里,铺天盖地的都是大幅剧照广告。不过,我看到之后顿生疑惑:“老徐的腿啥时候变得这么长了?”

  你瞧,尽管身边三个女星莫文蔚、吴佩慈、李艾,个个都以腿长著称。在海报上,老徐的玉腿却愣是比所有人都还长出一截来,真是不能不让人叹服:“主角就是主角。”

  电影海报是这样,职场何尝不是?

  我们公司和小说、电影中一样,也有个叫海伦的。不一样的是,在某些方面,她是一个狠角色。

  六年前,海伦和几个大学生同时进公司,眼看着其中两个已经升到经理、经理助理的位置,而她依然是普通职员,心里难免不平衡。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老板的太太,一下子抓住了救命稻草,不仅利用老公是飞行员经常去海外的机会,帮老板娘半买半送地置备行头,还经常下班后约她一起去美容、健身、逛街、喝茶,甚至还帮她接送孩子去读兴趣班。

  这位太太在家闲得发慌,找到一个专说好听话的跟班,受用极了,俨然视为“闺密”,什么体己话都说,有时还会泄漏点老板正在酝酿中的计划。海伦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回到公司就找机会在各种会议上发言,老板听了“惊为天人”,把海伦当成了大器晚成的人才,再加上太太的枕边风,没多久,海伦就如愿升职了。

  可是,当主管并不是光靠拍马屁就能胜任的。熬了几年终于成了一方天地里的女主角,海伦的心态有点像暴发户,也有点像刚当上婆婆的媳妇,对下属十分严苛,仗着有老板娘撑腰,她对其他部门的经理也不放在眼里。所以,背后里大家都说她是小人得志。

  不得人心的结果是,她的话到哪里都不管用,下属阳奉阴违,平级的人干脆直接弹回来,很快,她就因为部门业绩下滑明显而被降级了。

${FDpageBreak}

  天时 地利 人和

  方方(销售)

  和原著相比,电影《杜拉拉升职记》更像个职场灰姑娘的童话。高薪、华服、美食、跑车、可以挥霍的爱情,我一边看,一边和朋友感叹:电影世界真美好,我也想当电影里的拉拉呀。

  可是,要想成为现实版的杜拉拉,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能缺少。

  所谓天时,我想应该是一份好学历。好学历不一定代表能力高,却是得到好工作的敲门砖。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比普通大学毕业生找到好工作的几率要高。

  地利,我觉得,就是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其实,在这部电影中,职场的残酷被弱化了。

  远的不说,只看自己身边。前几天,我们楼下的一个IT公司的老总,年纪刚满35岁,却忽然猝死在办公室里。还有我的好友媛媛,从英国留学回来,在一家世界知名的审计师事务所工作,虽有金领收入,但劳动强度非常大,有时候连基本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纪,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谈恋爱,渐渐就成了大龄的剩女。这说明不论是职场达人“王伟”、“玫瑰”,还是菜鸟“拉拉”、“海伦”,都承受着很多压力,说电话说到头疼,加班到深夜,因为压力过大而生病……

  我有一套自己的解压方法。每次加班的时候,我都把加班时段换算成美丽的衣服鼓励自己;上司的严厉,我当成对我的修炼,想象自己是灰姑娘,会有穿上水晶鞋的那天;在办公室放两双舒适的鞋子,以免让高跟鞋弄得脚疼影响自己的工作心情。

  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这是地利。

  人和,当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记得刚刚上班时,妈妈就嘱咐过我,第一要少说多做,第二要尊重前辈,第三不懂千万不要装懂。我牢牢记住并遵守这三大原则。时间长了,大家觉得我性格温和开朗,都愿意教我,也愿意带我出去玩。上司和客户经常说,我EQ比IQ高。在单位里,我虽然不是工作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人缘好的那几个之一。

  人微言轻时如何展示自己?

  金桂(职员)

  明快的摄影画面、动听的音乐、时尚的服装、豪华的DB办公楼……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用这些给观众以巧妙的暗示——这就是生活的主色调,尽管我们的生存状态不尽善尽美,但杜拉拉的打拼让人觉得生活有奔头,阳光灿烂的日子就在前头。

  暗示之后的“明示”,更让人心有灵犀:

  其一,人微言轻时如何展示自己?杜拉拉和玫瑰是上下级,玫瑰想升职,在搬家的关键时刻向上司要条件——休假,杜拉拉看准了机会,接手了别人都闪烁其辞的难题;在搬家过程中,公司的大牌销售部不听指挥,她一个小职员,人微言轻,但擒贼先擒王,她首先向销售部总监王伟发难,“降伏”了大牌,小萝卜头当然不在话下,此举让大家对她都刮目相看;杜拉拉的能干成全了玫瑰,玫瑰升职,但她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

  其二,在棘手的工作中显示能力。公司明文规定:男女职员不准谈恋爱,玫瑰让杜拉拉开掉“犯规”女职员。如果是普通人,一定会觉得这是上司在给自己出难题。但拉拉无所谓,她按公司要求开除了女员工,又利用自己的关系,帮其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其三,对职业的忠诚高于一切。玫瑰告诉杜拉拉,销售部要合并,用不了那么多总裁,王伟要被解聘,消息先不要告诉王伟。身为HR的杜拉拉正和王伟恋爱,但她终究没有告诉王伟。因为要以公司利益为重,在个人感情和公司利益方面偏向后者,杜拉拉体现了员工良好的职业素质。

  上述情节,巧妙地托出了杜拉拉升职的奥妙,跳出钩心斗角的职场竞争,正是该片的大智慧。《杜拉拉升职记》很诚恳地告诉观众: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是职场达人的明智之举。

你经历过职场性骚扰吗

  “谈恋爱和性骚扰有明显区别,谈恋爱就是两个都愿意,性骚扰就是一个愿意另一个不愿意。”这是正在热映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部由热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再次反射出“性骚扰”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在网上,职场“性骚扰”也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4月初,一个名为《救救这个被老板长期蹂躏的打工妹》的反映职场性骚扰的帖子蹿红各大论坛和网站。而就在几天前,网上又传出的广西南宁某中学多名女教师曾被教务处主任性骚扰的新闻。职场性骚扰的普遍存在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这一现象难以抑制的原因。

  今天,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帅向记者公开了一组关于女性职场性骚扰的最新调查数据,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调查表明:曾经历过不受欢迎的骚扰行为的女性被调查者中,有17.2%遭到来自上司的骚扰,28.7%遭受了来自同事的骚扰,54.1%表示曾遭受来自同事和上司以外的骚扰,包括顾客、患者等因职业需要而要与之打交道的人群。

  同时,对于骚扰源的分析显示,骚扰来自上司的情况在行政机关发生率较高,有24%曾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表示受到的骚扰来自单位领导,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而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合资和外资企业中,如果女性被骚扰,那么这些骚扰有3成多的可能性来自她的同事。

  在那些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中,受到来自上司的骚扰最多的是管理岗位的女性,其有23.8%表示有过此类不愉快经历。有3成多文秘岗位(34.8%)、服务岗位(30.4%)以及技术岗位(30.1%)的女性曾遭到过来自同事的性骚扰。

  “面对性骚扰,除了特别严重的性骚扰行为,受害女性的反应基本上是‘集体沉默’,大多数女性遇到骚扰时,一般都是采取尽量躲避的方法,只有极少数女性选择报警。”张帅说,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女性对这种事情感到难以启齿,更怕公开后会有损自己的名誉,甚至会给家人带来负面影响。而那些遭遇上司性骚扰的女性选择沉默还出于害怕上司给她“穿小鞋”,甚至为此失去工作。

  在北京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的于珊告诉记者,她也曾遇到过上司给她讲黄色笑话、发黄色短信的情况,但只要对方不是很过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她也就能忍就忍了。于珊表示,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干脆辞职,但也不会因为一般的性骚扰就去报警或者打官司。

${FDpageBreak}  举证难造成性骚扰案件难胜诉

  大多数遭受性骚扰的女性选择沉默的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是,性骚扰案件取证非常困难,很难打赢官司。

  调查数据显示:在单位,有20.2%的女性表示经历过不受欢迎的黄色笑话和故事;13.4%的女性表示遭遇过不受欢迎的黄色图片、短信;5.7%的女性经历过不受欢迎的身体抚摸。最为严重的是,平均每25个女性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曾遭到过强行性行为。

  “摸你一下就去告他性骚扰,谁能证明万一他反咬你一口,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于珊说。

  “性骚扰案件败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律对有关性骚扰的规定不够详细和明确。”张帅介绍,性骚扰一词最早在我国法律中出现是在2005年8月通过的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虽然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条文,但没有对性骚扰作出明确界定,存在“灰色地带”,同时也没有提到工作场所性骚扰的问题,而职场性骚扰问题直接关系到职场女性的人身权和劳动权。

  “尽管有关性骚扰的规定在地方立法上有所突破,但法律法规间协调严重不足,且无明确司法解释。虽有一些法律隐含着禁止性骚扰的精神,但立法指向含糊,司法实践中仍缺乏判决依据。同时,司法理念滞后,也是导致法院仅是机械地在法律简约框架内审理此类案件,难以有效保护职场女性的合法权益。”张帅补充说。

  制定性骚扰防治法维护弱者权益

  调查中,42.8%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单位没有禁止性骚扰的规定,表示有此相关规定的,只占全体被调查总数的26.9%。其中来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有近7成表示“本单位没有禁止性骚扰的规定”,比例最高,远高出排在第二位的“事业单位”28.7个百分点。

  张帅认为,法律应当首先科学界定性骚扰内涵。他建议,对性骚扰内涵采取例示性与概括性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们更容易判断什么行为属于性骚扰范畴。

  另外,在立法内容具体设计方面,应注意改善弱者寻找法律帮助的传统法律路径。因绝大多数性骚扰案件中存在权力与控制关系,加上性骚扰所具有的隐蔽性,可以考虑制定性骚扰防治法,并对有关问题适度量化,厘清相应法律关系,明晰法律责任,增强法律可操作性。

  “另外,在禁止性骚扰立法中还应当对用人单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和细化,要求单位内部建立性骚扰的投诉机制,并要对员工进行禁止性骚扰和遭受性骚扰后救济途径的培训。同时,还应加大对性骚扰受害者的损害赔偿力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张帅表示。

推荐阅读:

  1. 职业生涯惯性依赖症
  2. 杜拉拉:人在职场别抱怨
  3. 你经历过职场性骚扰吗
  4. 泡脚解疲劳 职场男缓解疲劳的十大妙招
  5. 5种减压法 职场女白领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