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可解决这些小毛病 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感冒、便秘、咳嗽……生活中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问题,虽然用不着打针吃药,但置之不理,多少都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学会喝水,轻松改善这些小毛病,大家不妨一试。
喝水可解决这些小毛病
色斑:晨起一杯温水。色斑反应了体内毒素的堆积,排毒最好的方法便是正常排泄。晨起后喝一杯温水,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晚餐喝点西红柿汤,也能防治色斑。西红柿被誉为“维生素C的仓库”,可有效减少黑色素的形成。
感冒:比平时喝更多的水。感冒时医生都会提示要多喝水,实际上如何喝水是有讲究的。如果感觉自己感冒了,怕冷,体温又不是很高,几乎没有出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咳出的痰不是浓痰,不是很想喝水,一般是风寒感冒的症状。如果不严重,可以喝些热水、热汤或热粥,使身体出汗,有助于驱散风寒。如果体温较高、出汗、咽喉红肿疼痛、咳浓痰、鼻塞流黄涕、口渴,一般是风热感冒,如果不严重,喝些薄荷茶等辛凉饮料有助于缓解症状。
胃疼:土豆煮粥。喝粥养胃,但如果粥过稀,很快会从胃内排空,反而不利于养胃。所以喝粥养胃时要注意黏稠度,必要时不妨加点料,比如土豆粥。中医认为,土豆和胃调中、健脾益气,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补养脾胃、缓解胃部疼痛的作用。如果是持续性胃痛,最好还是去医院。
便秘:多喝绿茶。多喝水利尿,但对便秘作用不大。易便秘的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水,预防便秘。若想缓解便秘最好喝绿茶,润肠通便效果更好,尤其是毛尖类的绿茶。
喝水并非越多越好
水对于美容至关重要,饱满光滑的皮肤离不开水的滋润。但对于女人来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每天8杯水就足够满足身体的需要了。除了这8杯水外,通过食物我们也能补充大量的水分,实在没有必要再强迫自己大量喝水了,否则物极必反,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1、起床后:早晨起床后适量多饮些水,可补偿夜间水分的消耗,对预防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2、三餐前约1个小时:餐前约1小时空腹喝水,可使水分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保证分泌必要的、足够的消化液,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同时可以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还可以避免临睡前口渴饮水,导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肿等。
3、上午、下午工作间休:工作期间喝水,可以补充由于工作流汗及经尿排出的水分,而且体内囤积的废物也会因此顺利排出。
4。睡前2~3个小时:这个时间饮水可以冲淡血液,加速血液循环。
夏季宝宝要对症喝水 5个信号提醒宝宝要补水
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大人一样,离不开喝水,宝宝喝什么水最好;每个阶段的宝宝要用怎样的水杯喝水,这是新手爸妈们需要知道的。
如果宝宝补水不足,身体将出现诸多报警信号:
1、24小时之内,小宝宝尿湿的尿布少于6块,或者6个小时之内尿布未湿。
2、尿色深黄,尿味重。
3、头部囟门下陷。
4、小宝宝嘴唇干燥,大宝宝诉说口渴。
5、皮肤弹性变差。妈妈用拇指与食指捏起宝宝手背的皮肤,突然放开,可以看到皮肤恢复变平的过程。
当宝宝出现了上述警号,妈妈可能想到要补水了,但此时宝宝体内的水平衡已被打破,细胞开始脱水,健康已受到了损失,所以正确举措应是在宝宝尚未出现缺水警号前,就按照其生理需求给予补水哦。
夏季宝宝喝什么水好?
解暑——白开水 西瓜水、酸梅汤
夏天天气炎热,加上宝宝爱运动,所以出汗很多,比平时更容易流失水分,要特别注意经常给宝宝补充水分。每天让宝宝多喝些温凉的白开水,能迅速补充宝宝体内的水分,帮助身体散热,调节体温。另外,夏天宝宝的食欲不太好,可以煮些酸梅汤给宝宝喝,但不能喝冰镇的。还可以给宝宝喝些常温的西瓜水,可以利尿、解暑。
脾胃不和——白开水 薏仁水、大米汤
宝宝吃多了、吃杂了,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不和,这时除了服用调整脾胃的药外,可以去超市买些薏仁,煮水给宝宝喝。薏仁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对脾胃功能的恢复有好处。让宝宝喝薏仁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起到调理脾胃的辅助作用。另外,也可以给宝宝喝大米汤。
感冒、发烧——白开水 鲜果汁、淡盐水
宝宝感冒、发烧,随着体温升高,身体会流失很多水分,所以一定要注意补水。不管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喂养,都尽量让宝宝正常吃奶,因为奶里面本身就含有水分。除此之外,要多给宝宝喝一些白开水,既能补充水分,又有助于退热。大一点的宝宝可以给他喝一些稀释后的鲜果汁,因为鲜果汁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利于宝宝抵抗疾病。少量喝些淡盐水,不仅可以补充水分,还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什么时候喝水最好:
起床后:早晨起床后适量多饮些水,可补偿夜间水分的消耗,对预防高血压、脑溢血、脑血栓的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餐前约1个小时:餐前约1小时空腹喝水,可使水分补充到全身组织细胞,供应体内对水的需要,保证分泌必要的、足够的消化液,来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吸收,同时可以不影响组织细胞中的生理含水量,还可以避免临睡前口渴饮水,导致起夜、第二天眼睛肿等。
上午、下午工作间休:工作期间喝水,可以补充由于工作流汗及经尿排出的水分,而且体内囤积的废物也会因此顺利排出。
晚上睡前:睡前不能喝太多水,否则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但也不能不喝水,应该抿两口再睡觉。因为当人熟睡时,体内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黏稠度变高。临睡前适当喝点水,可以缓解该现象,从而降低发生脑血栓的风险。此外,老年人睡前最好在床边常备一杯水,感觉口渴需马上喝几口。
喝水太少 身体受伤
久坐、长期开车、饮水少、憋尿等不良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发生尿路感染。上周,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的“健康是金·关注尿感——2009年公众尿路健康调查”结果发布,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发现,青年患者占发病人数的1/3。
数字 青年患者占1/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昱教授介绍,此次调查核心内容是针对18-55岁的男女性进行定量调研,七个城市参与调查的患者人数达到上千人。以往尿路感染患者以中老年和女性为主,但此次调查发现,目前青年及男性群体比例逐年增加。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群体(18-34岁)占患者人数的32.4%,患者35岁以下初发疾病的比例为31.9%;目前患者男女比例为2.5:7.5,总体而言女性患者居多,但对比过往数据统计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9或者2:8,男性患病率有所增长。
影响 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张昱教授指出,“尿路感染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心理困扰”。调查发现,尿路感染对患者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100%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心情很紧张、烦躁;50%患者担心尿路感染会引发肾脏疾病;30%的女性患者担心诱发妇科疾病。
在认知方面:37.5%患者在尿路感染初发时羞于启齿,还有21%男性患者初次发病时担心是性病。
“应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尿路感染的原因、性质,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张昱教授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防治 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调查发现,患者用药现状也令人堪忧:37%患者没有服用完整疗程而提前断药,而是以症状是否减轻或消除为参考。医生调研数据显示,尿路感染患者复诊率高达51%。张昱教授提出,由于尿路感染疾病具有易反复、难根治的特点,服药需要较长的周期,但长期服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致使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而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利湿来达到治愈病症的目的,具有养治结合、适合长期服用的优势。
张昱教授提醒,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尿路感染:维持每日2000-3000㏄以上的水分;每2-3小时排尿一次,忌憋尿;勤洗澡、勤换内衣;养成便前洗手的好习惯;夫妻生活要注意卫生;避免养成酗酒、久坐、长期开车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