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总结夏日皮肤保养方法
据美国《预防》杂志17日报道,数位美国皮肤专家分析了大量研究结果,总结出一些夏日保养方法,以飨读者。
1.服抗氧化剂防晒。服抗氧化剂来加强防晒,其中的蕨类植物精华能减少紫外线导致的皱纹、褐斑形成。
2.使用含防晒指数的唇膏。嘴唇缺乏外层保护,因此夏季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使用防晒指数至少为15的唇膏来预防嘴唇变干、变薄和日晒斑。
3.加强晒后补水。在皮肤上涂抹保湿霜,覆盖湿热毛巾5分钟,能避免紫外线导致的皮肤干燥。
4.淋浴后再刮胡子。淋浴至少3分钟后再用剃刀,热水会软化毛发,剃得既干净又不会刮伤皮肤。
5.用棉签治疗粉刺。如果用过氧化物涂抹粉刺,不妨用棉签头部轻轻地把它抹在上面,这样可以避免伤处留下黑斑。
6.戴太阳帽前整理发线。脸上油脂太多,会被帽子或头巾吸收,导致前额周围生长粉刺。因此在戴帽子或者头巾前,应先整理一下发线,清除面部多余的油脂。
7.含碳酸氢钠的洗发水使头发更亮泽。夏季,会有更多自由基侵扰头发,使它变得干枯没光泽,在洗发液里加一些碳酸氢钠,可使头发更亮泽。
8.睡丝绸枕套。丝绸的光滑质地能防止头发与枕套发生剧烈摩擦,以防在热天出现头皮屑等困扰。
9.用番木瓜清除毛孔垃圾。把新鲜番木瓜果捣碎,清洗皮肤3分钟。这种夏季才有的水果含有一种酶,能脱掉堵塞毛孔的死细胞,让皮肤更加光滑细嫩。
10.选择不含金属的束发带。避免束发带上有金属小饰物,这些东西会划伤头发,导致头发分叉。尤其是在游泳后,湿头发更易因此受损。
11.穿袜子保持脚跟柔软。为保持脚跟湿润柔软,即使在室内或海滩上,也不要光脚。
12.延长剃须刀的寿命。为延长剃须刀的寿命,可以在刀片上滴一些橄榄油,可防止刀片生锈,避免上面出现缺口。
妇科专家总结白领女性的4个健康隐患
都市白领女性白天工作风风火火,晚上也是越夜越美丽,透支着青春也透支着健康。
喜欢标榜精彩生活的都市女性,其实面临着危险的健康隐患而不知。对此,妇科专家总结了白领女性4大健康隐患,提醒女性规律生活,注意预防。
隐患1:炎症自行处理适得其反 工作繁忙,身体有些小问题就习惯自己解决。面对频发的妇科炎症,妇科专家建议女性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切不可自行处理。 妇科炎症的治疗是比较容易的,但难在防止其复发。想要防治妇科炎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饮食清淡,生活规律,注意休息。只在经期内使用护垫,棉条也应及时更换,用干净的温水清洗外阴并保持身体的干燥洁净。
阴道炎:阴道炎的典型症状是外阴异常瘙痒,有灼痛感,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较为常见的阴道炎包括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等。
宫颈炎:宫颈炎的典型表现是白带增多、白带夹杂血丝等。宫颈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女性,临床上以慢性宫颈炎多见。有时外阴分泌物的刺激还会引起瘙痒、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的症状。 盆腔炎:
盆腔炎的典型症状是白带增多、发烧、下腹痛,有时感觉恶心、全身乏力。作为一种妇科常见病,延缓盆腔炎的治疗容易导致慢性盆腔炎而引发不孕。
隐患2:子宫肌瘤埋下“定时炸弹” 工作压力让原本上班的时间一再延长,很多职场“拼命女”为了尽快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只好日以继夜地加班,造成工作源源不断,加班也绵绵无期。 而这种极不规律的生活,很容易打破身体的平衡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雌激素、孕激素紊乱,甚至可能导致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如果女性发现自己有白带增多,腹部包块,尿频,便秘,小腹疼痛等症状,还伴有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腰酸乏力等,就可能是子宫肌瘤的前兆,此时应到医院接受检查。妇科医生会根据肌瘤的大小选择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如利用宫腹腔镜进行摘除手术。
隐患3:气血不畅需要及时调理 初潮年龄过早、子宫内膜异位,不良情绪和压力、雌激素分泌紊乱、经常孵空调、不注意饮食调理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可以表现为月经时小腹胀痛、精神紧张、抑郁、呕吐、晕厥;月经量过多或者极少、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色、质发生异常等。一旦有月经不调的现象发生,患者需认真和医生沟通,找到引起月经不调的真正原因,对症治疗。 除了西医方法以外,在医师的指导下运用中药调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身体健康了,心情更晴朗。
隐患4:不良情绪危及乳腺健康工作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未得到及时宣泄,睡觉经常浅眠多梦,吸烟酗酒等生活习惯很容易给乳腺健康造成巨大影响。
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乳房胀痛,严重会影响生活和工作;第二种是乳房出现局限性增厚或者出现肿块,这种增厚或者肿块会随着月经变小甚至消失;第三种表现为乳头溢液,出现乳汁状或者像清水一样分泌物。 对于女性而言,早发现,早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的有效手段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乳腺检查,而乳腺小叶增生的及早发现和治疗可以避免因乳腺疾病恶化造成的乳腺癌。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平时要注意释放压力,发泄不良的情绪,养成规律健康的生活,才能尽早恢复健康,缩短治疗时间。
红斑狼疮易误诊?专家总结最易误诊的7种病
临床统计发现,大约40%的疾病初次诊断会发生误诊。医生下诊断不仅需要经验和检查,更离不开患者准确的病情描述。患者如能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就诊时给医生提供足够的线索,能减少疾病的误诊率。
1、帕金森病。症状包括:四肢或头出现颤抖、肌肉僵硬以及身体平衡问题,如走路不稳等。常被误诊为:阿尔茨海默氏症、脑卒中后遗症、创伤性脑损伤或原发性震颤。好发年龄为60岁以上人群。此病尚无有效的筛查测试,患者必须接受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2、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减是甲状腺素水平偏低所致。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易疲劳、体重增加、失眠、肌肉疼痛或僵硬、便秘及皮肤干燥等。此病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和更年期综合征。事实上,简单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即可确诊。
3、纤维肌痛症。这是一种类似关节炎的慢性病,特点是身体多处疼痛,正确诊断平均耗时5年。症状包括:焦虑或抑郁、疼痛敏感增强、疲劳等。此病容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过程中,两个问题很重要:1)四肢广泛性疼痛是否超3个月?2)身体18个压痛点中阳性是否超过11处?回答肯定,即可确诊。
4、多发性硬化症。这是一种自体免疫系统疾病。症状包括:肌肉痉挛、身体缺乏协调性、平衡问题、视力模糊、认知损伤等。该病容易被误诊为:病毒感染、红斑狼疮、阿尔茨海默氏症等。大脑核磁共振成像扫描和腰椎穿刺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5、乳糜泻。这也是一种自体免疫障碍,患者在接触到某种物质后会激活免疫系统对自身肠道发起攻击。症状包括:呕吐、腹痛、腹泻、体重降低、贫血、痉挛等。易被误诊为肠易激、克罗恩病或纤维性囊肿。抗体血检或小肠组织活检有助确诊。
6、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嗓子痛、颈脖或腋窝淋巴结疼痛、不明原因肌肉关节疼痛、极度疲劳。容易被误诊为:鼻窦炎、肝炎、纤维肌痛症、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常,患者原因不明持续疲劳,时间超过6个月或更久,即可被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7、红斑狼疮。症状包括:疲劳乏力、肾脏、心脏和肺脏损伤、皮疹及关节疼痛等。该病经常被误诊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纤维肌痛症或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学检查有助于诊断。
熬夜易突发心脏病!专家总结晚上易突发急症
夜晚的急诊科总是特别繁忙。中华医学会首届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宗浩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除了外伤,晚上猛增的急诊病人中,心脑血管疾病急性事件,哮喘、慢阻肺急性发作,急腹症、急性胰腺炎等患者占了很大比例。由于睡梦中难以察觉症状,这些夜间突发的疾病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1、睡不好血压易升高。据统计,美国20%的心肌梗死和15%的心源性猝死发生在夜间。中日友好医院心内科教授柯元南告诉记者,熬夜加班、打牌或气候突变、心情紧张等原因,均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并可能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及血压升高。一般情况下,人的夜间血压会比白天下降10%~20%,如不降反升,并伴有夜间多梦、心慌、易醒、小便次数多,起床后头晕、乏力等表现,就需引起警惕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许顶立教授认为,夜间高血压多由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诱发。国人打鼾的比例是15%左右,其中20%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建议:若经常在早晨感到头晕乏力,可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请配偶帮忙监督睡眠,看是否有打鼾突然停止,数秒至数十秒后鼾声又起等表现。总打鼾的人可以换个10~12厘米的矮枕头;侧睡,以减轻颈部对气道的压迫。另外,很多人白天服用的降压药到半夜会失效,因而导致血压升高,此时应咨询医生调整用药。
2、熬夜易突发心脏病。伦敦帝国理工大学心脏病学教授科威指出,大多数心脏病发作于凌晨4点左右。柯元南说,在中国,心脏病突发的高发时段是上午6点到10点,但熬夜的人可能出现心肌暂时性缺血缺氧,发生心绞痛;夜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更容易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卒中和心梗等。许顶立补充说,肥胖且下巴短的人易因气道阻塞缺氧,在夜晚引发心脏病。
建议:心脏病患者要减肥、戒烟酒、多运动,如快步走、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天不少于60分钟;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降低血液黏稠度,睡前服用降压药也有帮助。
3、过敏性哮喘夜晚加剧。哮喘多发作在晚上10点至凌晨7点。一项针对8000名哮喘患者的调查显示,39%的患者每晚发作,64%的患者每周至少晚上发作3次。因哮喘发作导致死亡者70%出现在夜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何礼贤说,晚上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使支气管收缩加剧,诱发哮喘。被褥、毛绒玩具、地毯、窗帘中的尘螨等过敏原也与哮喘夜晚发作有关。
建议:哮喘发作时立即吸入气管扩张气雾剂,待病情稳定后,让病人坐起,转送医院。患者可睡前服用长效抗过敏药,并保持室内温暖,采用侧卧位睡眠,以预防哮喘发作。
4、门窗紧闭加重慢阻肺。冬季寒冷,门窗紧闭。这使得室内空气流通减慢,湿度降低,各种呼吸道细菌、病毒繁殖速度则会加快,呼吸道感染几率增大,老人受影响较重。英国肺脏协会胸科教授布洛姆普顿表示,76%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夜间病情加重,这可能与夜间体温下降、呼吸道气流减少有关。许顶立认为,空气流通不好还容易造成胸闷、头晕眼花、出汗、血黏度增高,甚至出现肺心病的急性发作。
建议:没有雾霾时,可在夜晚开窗1~2小时,但应尽量避免傍晚开窗,以防室内空气污染。
5、半夜憋尿可能晕厥。若因天冷半夜憋尿,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毛向明提醒,特别是对老人来说,憋尿可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时可猝死。如果等到实在憋不住,突然排尿则可能导致血压、心率突然下降,脑供血不足,诱发排尿性晕厥,还可能因胸腔压力增加,血压骤然升高,导致脑出血或心肌梗死。
建议:老人可在床边准备便盆,如起床去厕所,最好先在床边小坐片刻再去,排尿时一定要慢。晚上应正常喝水,不可为避免起夜控制饮水,否则也可能因血液浓度增高而诱发脑卒中。
6、夏天晚上需防低血糖。许顶立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血管调节功能就差,加上夏季天气炎热难以入睡,造成老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代谢障碍,出现血糖问题,并增加脑卒中风险。若晚上爱出汗,还可使血黏度升高等,造成心绞痛、心肌梗死。
建议:夏季夜晚适度开空调,但应避免内外温差过大。如不用习惯空调,可开风扇,但避免直吹面部。此外,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糖尿病患者应避免晚上活动量过大,以防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