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的养生穴位、位置及其功能
足疗技术在养生保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是人体的阴晴表,能够很准确地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那么足疗穴位的具体位置在哪呢?与之对应的足疗穴位的功能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涌泉穴
位置:足底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
主治:开窍醒神,宁心安神。适用于头目昏花、失眠、头项痛、足心热、中风、下肢瘫痪、目涩咽干等病症。
感觉:局部按压胀痛明显,有时可向下肢发散。
厉兑穴
位置:在第二趾外侧端,距趾甲角0.1寸。
主治:常用于面肿、口喎、牙痛、鼻衄、鼻流黄涕、胸腹胀满、多梦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昆仑穴
位置:在外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平外踝高点取穴。
主治:常用于腰骶部疼痛、足跟肿痛、头痛、头项强痛、落枕、坐骨神经痛及目眩等病症的治疗与保健。
申脉穴
位置:在外踝正下方凹陷中,详见上面穴解。
主治:常用于头痛、失眠及腰腿痛的治疗与保健。
太溪穴
位置:在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常用于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咽喉肿痛、牙痛、耳鸣、耳聋、失眠、咳嗽、气短、腰痛、足跟痛等疾病的治疗与保健。
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三因素需注意
在出现肝功能异常后,人们就要尽快的找出导致自身肝功能异常的原因,以便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那么,肝功能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1、感染
寄生虫血吸虫、华枝睾吸虫、阿米巴、钩端螺旋体、细菌、病毒均可造成肝脏损害;其中尤以病毒最常见如病毒性肝炎。
2、化学药品中毒
如四氯化碳、氯仿、磷、锑、砷剂等,往往可破坏肝细胞的酶系统,引起代谢障碍,或使氧化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atp生成减少,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对氨柳酸、异菸肼、某些碘胺药物和抗菌素如四环素,即使治疗剂量就可以引起少数人的肝脏损害,这可能与过敏有关。
3、免疫功能异常
肝病可以引起免疫反应异常,免疫反应异常又是引起肝脏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能损害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等能结合到肝细胞表面,改变肝细胞膜的抗原性,引起自身免疫。又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血内有多种抗体抗小胆管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核抗体等,也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有哪些临床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甲状腺功能异常?
在临床除了脖子变粗,可以提供甲状腺肿大的线索外,还有许多临床症状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临床表现,来判断成人的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
(1)怕热,还是怕冷:甲亢时,产热反应增强,患者产热和散热都增加。甲减时,甲状腺激素不足,产热反应减弱,身体产热和散热都减少。患者就怕冷,体温偏低。
(2)皮肤症状,多汗,还是少汗:甲状腺激素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同时也促进蛋白质、电解质和水液代谢。汗腺的活动是受交感神经控制的。
(3)体重增加,还是减少:甲亢时,基础代谢率增加,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体重下降,短期内可以出现明显消瘦,胆固醇降低。甲减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都减慢,代谢障碍明显,水液及代谢产物滞留现象严重,可出现体重增加,胆固醇增加。
(4)心率改变,心率是加速,还是减慢:甲亢时,心脏收缩加强,耗氧增加,心率加快,可大90次/分以上,还会发生新房纤颤,患者感到心慌、胸闷、气短,甚至会发生心绞痛。甲减时,心脏收缩减弱,心率可达60次/分以下,还会出现心脏肿大、心包积液,患者也会感到心慌、气短、胸闷等心脏病的症状。
(5)反应是敏感,还是迟钝:甲亢时,神经兴奋增加,可以出现肌肉震颤,肌肉痉挛,肌建反射增强。甲减时,神经传导和反射均减弱,患者动作迟缓,肌肉痉挛,肌建反射减弱。
(6)精神兴奋、情绪易激动、异常热情好动;还是表情淡漠、反应呆滞、动作迟缓,懒颜嗜睡:甲状腺激素也是支持中枢神经功能张力的重要激素。甲亢时,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患者会出现精神兴奋、急躁易怒、情绪易波动不安,或性格改变,变得异常热情,好说好动,甚至会发生精神异常,精神分裂症等。甲减时,则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患者表情淡漠、动作迟钝、反应呆滞、懒颜嗜睡,而且容易发生抑郁症。
骨折怎样治疗? 切勿忽视功能锻炼
骨折虽然成年人不算很多见,但是在老年人以及儿童身上较为多见。特别是身体缺乏足够钙质的人,有可能因为走路不小心跌掉,也会导致骨折的出现。那么,骨折如何治疗呢?在治疗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1.复位
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以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复位的方法有闭合复位和手术复位。
2.固定
骨折复位后,因不稳定,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满意的位置,使其逐渐愈合。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固定支架、牵引制动固定等,这些固定方法称外固定。如果通过手术切开用钢板、钢针、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则称内固定。
3.功能锻炼
通过受伤肢体肌肉收缩,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防止肌肉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活动未被固定的关节,防止关节粘连、关节囊挛缩等,使受伤肢体的功能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