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龙眼肉的真假?
如何辨别龙眼肉的真假
龙眼肉又名龙眼、圆眼、桂圆、益智、蜜脾、龙眼干等。物以稀为贵,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在龙眼肉中掺进大量形状与色泽颇相似的水果干、果酱、红糖等杂品,经过加工后以假乱真,增加重量,进而谋取暴利,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掺伪品外观与真品极为相似,故购买时应当擦亮眼睛,抓住关键特征,仔细加以鉴别。
1、真品特征
龙眼肉一般呈不规则薄片,常数片粘结。长约1.5厘米,宽1.3~4厘米,厚约1毫米。黄棕色至棕褐色,半透明,外表面皱缩不平,内表面较光亮,有细密的纵皱纹。质柔润、气微香,味甜。其细胞中含草酸钙结晶,呈针状、棒状或簇状。
2、伪品特征
掺红糖伪品特征:用浓度高的红糖水浸泡后加工而成,形状、大小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有蜜饯外感,肉厚增加至1.5毫米左右,常数片粘结一起,大小不一。仔细掰开粘结在一起的龙眼肉中会发现包裹有糖质,糖味重,气微香,粘手,易吸潮。其分量较重,水浸黄棕色,有沉淀,味甜。
掺果酱伪品特征:掺果酱加工后的形状,大小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有粒状物混杂其间,肉皮吸附有杂物,光泽度差,看不到细密的纵皱纹,常数片粘结一起,大小不一。仔细掰开粘结一起的龙眼肉,常常发现有果酱在肉心中。味甜,气味香,粘手,有湿润感,易吸潮。其分量较重,水浸黄棕色,沉淀物较多,味甜。
以染色葡萄干、樱桃干冒充品特征:掺合经染色的葡萄干、樱桃干等加工后的形状,大小类似龙眼肉,呈黄色至棕褐色。常数片粘结成块,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呈不规则薄片,表面皱缔不平。糖味重,气微香。其分量较重,水浸后脱色,味微甜。
龙眼肉能补血还能助睡眠!
龙眼是平时很常见的一种水果,其甜甜的口感让人爱不释手,对于小孩来说尤其喜爱龙眼。龙眼肉又叫桂圆肉,其富含的营养物质非常多,用来补充营养再合适不过。另外龙眼肉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非常好的温补药材。对于产妇产后体虚、头晕、心悸等都有着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
吃龙眼肉的好处有哪些呢?
1、预防失眠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睡眠出现了问题,失眠变成了家常便饭。龙眼肉对大脑皮层有镇静作用,可以起到安神益脾、养心补血的作用。因此可以很好的对抗失眠。另外对于一些长期用脑过度的人来说,适当的吃一些桂圆肉,也可以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
2、补充营养
龙眼肉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还含有蔗糖和葡萄糖,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很好的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起到营养均衡的作用。因此对于一些刚做完手术的,体质虚弱的人群以及产后虚弱的产妇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3、补血
龙眼肉里面还含有一种元素就是铁元素,它可以很好的提供体内血红蛋白所需要的物质,并且能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血红蛋白的再生。因此对于贫血的人士来说,可以起到很好的补血作用。
4、降血脂
血脂过高一般是因为动脉粥硬化造成的,龙眼可以很好的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可以预防动脉粥硬化,因此可以很好的调节血管的血流速度,从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
5、安胎
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孕妇来说,可能会烦恼由于宫缩产生的先兆性流产。而桂圆肉里面恰好含有的维生素和铁元素,对于预防宫缩有抑制作用。因此,桂圆肉不仅可以加速孕妇的新陈代谢,还能起到安胎的作用,孕期可以适当的吃一点。
吃龙眼肉要注意什么?
由于龙眼肉独特的甜味,所以让人爱不释手,吃起来无法停下来。但是龙眼属于温性食材,如果吃多了很容易造成体内上火。从而引起流鼻血、口腔溃疡、便秘等症状,在吃龙眼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能食用的量。另外有一些人群是不适合吃龙眼的,像糖尿病患者以及体内有炎症的人群,因为这一类人群食用了龙眼以后,很有可能造成病情加重。
龙眼肉既可以当做新鲜的水果来吃,也可以当做温补的药材。家里面经常备一些桂圆干,一年四季都可以食用。不光味道甜美,还能养身护体,只要记住吃的量不要太多就可以了。
食材选购:如何辨别娃娃菜的真假
现在正是娃娃菜上市的季节。因为娃娃菜价格比较高,所以经常听说有人买娃娃菜被骗的事,要么买到大白菜剥了外面叶子之后的“娃娃菜”;要么买到的是没长大的大白菜。为了防止再次上当受骗,下面小编教你一些辨别娃娃菜真假的方法。
如何辨别娃娃菜的真假
第一步:看外形
娃娃菜的叶基较窄,叶脉细腻,而大白菜的叶子叶基和叶脉都比较宽大。
第二部:看包心
大白菜包心生长比较紧密,其叶子皱缩程度严重,呈扭曲状。娃娃菜叶面比较平整,叶子卷曲花纹也很精致和小巧漂亮。
第三部:看菜叶
娃娃菜叶较直,白菜心叶子向里弯曲。
第四部:看色泽
娃娃菜的叶子嫩黄,白菜由于品种不同,如果是白菜心,就会黄中带白,就算很多大棚防止大白菜见光以造假,但是大白菜的叶子颜色也跟娃娃菜的自然色泽不同。
pS:娃娃菜(Baby Chinese Cabbage 或 Baby Cabbage,译法尚待统一),又称微型大白菜,是从日本(一说韩国)引进的一款蔬菜新品种,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受到青睐。外形与大白菜一致,但外形尺寸仅相当于大白菜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类似大白菜的“仿真微缩版”,故可能因此被称为娃娃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