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的五大误区
喝水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喝水过量、过快
喝水过快或过量,导致水分吸收过快,机体水分迅速增加,进而大大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会令人感到胸闷、气憋、呼吸困难。心脏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应少量多次饮水。
误区二:喝过热或过冷的水
过热的水会烫伤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降低胃功能。过冷的水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收缩,导致胃功能紊乱。
误区三:睡前过量喝水
因为体内水分增多,会增大肾脏的负担,会影响肾脏功能,也会增加排尿的次数,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另外,还会造成早上起床后眼皮和脸部水肿。
误区四:剧烈运动和饭后立即喝水
这会加重肠胃负担,使胃液稀释,降低胃液的杀菌作用,妨碍对食物的消化。喝水速度太快会使血容量增加过快,突然加重心脏的负担,引起体内钾、钠等电解质发生一时性紊乱,甚至出现心力衰竭、胸闷腹胀等。故运动后不可过量、过快饮水,更不可喝冷饮,否则会影响体表的散热,引起感冒、腹痛或其他疾病。
误区五:长期饮用反复加热饮用水
如果家里饮用的是自来水或桶装水,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可以考虑将水煮沸后再饮用。
喝水太少的人易患糖尿病
很多人认为吃糖太多才会得糖尿病,其实这不完全对。因为除了甜食,如果人喝水太少也容易患糖尿病,这一点得到了科学家的证实。
喝水太少的人易患糖尿病
法国有研究小组为了探讨“喝水量”与“糖尿病”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三千多名志愿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调查,研究者每隔三年会对这些人员进行一次调查,分析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饮水状况,9年之后,再为这些志愿者做一次血糖测试。调查结果显示,那些每天喝水量较多的人,患高血糖症(前期高血糖)的风险比饮水量少的人低21%。研究者还总结称,每天喝4杯(227g/杯)水有助于预防高血糖症,有助于避免得糖尿病的风险。
为什么喝水太少也容易得糖尿病?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与调节人体水分的相关激素(后叶加压素)存在着某种联系,当饮水量不足时,后叶加压素会提高,进而导致血糖提高,久而久之,就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怎样喝水最合适?
保证水分供给。人体每天平均需要摄入2500ml水,糖尿病人也不例外,除了可以在食物中摄取水分外,我们还需要额外喝2000ml的水,如白开水、矿泉水等。如果喝水较少,机体就容易丢失水分,导致血液变得黏稠,诱发相关疾病。
糖友喝这些茶降糖快
糖尿病患者除了多喝水外,还可以喝一些茶饮,比如玉米须茶、黄玉茶等等。
黄玉茶
黄芪15g、鲜玉米须30g(干玉米须10g)
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瓦锅内,中火烧沸,再用小火煮40分钟,即可饮用。
有益气利水、降糖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或糖尿病肾病脾胃气虚者,表现为面色萎黄无华、容易疲劳、乏力、水肿、尿蛋白日久不消等。
番瓜绿茶
番石榴干10g,苦瓜干10g,绿茶适量
将上述茶料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饮用。
有清热利湿、生津止渴、消脂减肥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燥热偏盛者,表现为烦渴多饮、口燥咽干、小便混浊、肥胖、血脂高等。该茶饮性寒凉,体质虚寒者慎用。
山楂荷草茶
山楂10g,荷叶10g,草决明15g
将上述药材一起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盖严温浸20分钟,即可饮用。
有清热泻火、活血化瘀、消脂降压的作用。适用于糖尿病胃热炽盛者,表现为消谷善饥、口臭、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血脂高、高血压等。该茶饮性寒凉,体质虚寒者慎用;有泄泻或低血压者慎用。
红茶
英国科学家一项研究证明,红茶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降低餐后血糖的峰值。此外,红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能降低心肌梗塞的发病率。
现在气温逐渐下降,中医认为红茶偏温,糖友冬天不妨饮用红茶。选择红茶时,可以挑选色泽乌黑有油光,茶条上金色毫毛多的茶叶。不过,红茶不宜睡前、空腹饮用,更不要用红茶送服降糖药。
玉米须茶
常吃玉米粗粮有益处,但玉米须须可别扔掉哦。有研究指出,玉米须含有皂苷、苦味糖苷、黄酮类、有机酸等物质,可利尿消肿,清肝利胆,还能降压、降糖、降脂、抗癌、增强免疫力等。《岭南采药录》更指出,玉米须和猪肉煎汤,可治糖尿病。
玉米须性味平和,大部分糖友都适合饮用,不过最好晒干后再煮茶。
西洋参茶
西洋参最出名的物质莫过于皂苷。西洋参皂苷是西洋参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也是生理活性最显著的物质,对血糖可以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
何谓双向调节?就是既可以降低过高的血糖水平,又可以升高低血糖,对治疗糖尿病有一定辅助作用。此外,西洋参还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增强免疫力,抗动脉硬化,对合并高血脂、动脉硬化的糖友尤其适合。不过,中医认为西洋参性凉,脾胃寒湿的糖友不适合饮用西洋参茶。
如果你也有糖尿病,不妨多喝上述茶饮吧!
喝水太少 身体受伤
久坐、长期开车、饮水少、憋尿等不良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群发生尿路感染。上周,中华中医药学会与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进行的“健康是金·关注尿感——2009年公众尿路健康调查”结果发布,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七个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调查发现,青年患者占发病人数的1/3。
数字 青年患者占1/3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张昱教授介绍,此次调查核心内容是针对18-55岁的男女性进行定量调研,七个城市参与调查的患者人数达到上千人。以往尿路感染患者以中老年和女性为主,但此次调查发现,目前青年及男性群体比例逐年增加。调查结果显示,青年群体(18-34岁)占患者人数的32.4%,患者35岁以下初发疾病的比例为31.9%;目前患者男女比例为2.5:7.5,总体而言女性患者居多,但对比过往数据统计的男女患者比例为1:9或者2:8,男性患病率有所增长。
影响 疾病影响身心健康
张昱教授指出,“尿路感染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疗,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造成心理困扰”。调查发现,尿路感染对患者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100%患者在疾病发作期间心情很紧张、烦躁;50%患者担心尿路感染会引发肾脏疾病;30%的女性患者担心诱发妇科疾病。
在认知方面:37.5%患者在尿路感染初发时羞于启齿,还有21%男性患者初次发病时担心是性病。
“应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尿路感染的原因、性质,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张昱教授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防治 拒绝不良生活习惯
调查发现,患者用药现状也令人堪忧:37%患者没有服用完整疗程而提前断药,而是以症状是否减轻或消除为参考。医生调研数据显示,尿路感染患者复诊率高达51%。张昱教授提出,由于尿路感染疾病具有易反复、难根治的特点,服药需要较长的周期,但长期服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致使感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而中药治疗主要是通过清热利湿来达到治愈病症的目的,具有养治结合、适合长期服用的优势。
张昱教授提醒,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预防尿路感染:维持每日2000-3000㏄以上的水分;每2-3小时排尿一次,忌憋尿;勤洗澡、勤换内衣;养成便前洗手的好习惯;夫妻生活要注意卫生;避免养成酗酒、久坐、长期开车等不良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