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秋燥从饮食做起
立秋之后,随着天气转凉,天气也越来越干燥,很多人的身体并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过渡期而患上“秋燥”,出现头痛、喉咙瘙痒、口干舌燥、流鼻涕、关节疼痛等症状。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补充体内所缺乏的水分与营养物质,来对“秋燥”加以预防,让“秋燥”彻底的远离我们。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远离“秋燥”,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一、多吃一些清热生津的食物
秋天的一大特点就是干燥。预防“秋燥”首先,我们应该从这一大特点入手,要多吃一些清热生津的食物来补充体内所需的水分,缓解干燥。例如:有清肺润喉功效的花菜、有润肺生津的功效的银耳、有解毒降燥功效的冬菇以及有清热生津的雪梨等等,这些对于预防“秋燥”,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二、选择适合秋季饮用的茶叶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中富含的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秋天,同样是一个适合喝茶的季节。但是,茶可不是随便喝的,秋季在茶叶的选择方面,较夏天有更多的讲究。选择适合的茶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预防“秋燥”这一疾病,对于人们身体免疫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在秋季,应该选择玫瑰花茶、乌龙茶、黑茶、菊花茶、荷叶茶、茉莉花茶等对于清热降燥都有着很好的作用的茶叶。
三、多吃一些白色食物
中医理论认为,白色食物是入肺经的,而且白色食物大多性寒,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所以在立秋之后,我们可以适当多食用一些白色食物,像山药、莲藕、冬瓜等。另外,还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这些食物添加在粥中烹制后食用,对于预防“秋燥”的效果更好。
四、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常吃辛辣刺激性等食物容易使人上火,进而加重“秋燥”症状。立秋之后,饮食尽量要以清淡为主,少吃辣椒、蒜、花椒等食物。
总而言之,秋季饮食在预防“秋燥”这一问题上发挥着不可忽视。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了解掌握有关“秋燥”的知识,合理的去搭配自己的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规律,彻底的远离“秋燥”。
秋天多吃7种水果防秋燥
最近气温稍微降低,尤其是早晚温差稍大,秋天模式已经开启。秋天空气比较干燥,这时候可以多吃些水果补充水分。可是秋天吃什么水果好?
秋天吃什么水果?
秋天一直被称为丰收的季节,这时候也有不少水果新鲜上市,如大枣、梨子等水果,可以适当多吃些。
1、梨子
梨又被称作快果、玉乳,因鲜嫩多汁被称为“天然矿泉水”。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对肺、支气管及上呼吸道有相当好的滋润功效,还可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并有良好的解热利尿作用。每天吃上一到两个梨可有效缓解秋燥。
2、大枣
新鲜的大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此外,大枣味甘性温,还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佳品哦!不过枣皮不易消化,最好不要食用。
3、苹果
苹果苹果又被称为萍婆,其性味甘凉,具有补脾气、养胃阴、生津解渴、润肺悦心的功效,被称为心血管的健康保护神。多食用可以改善呼吸系统及肺的功能。工作紧张之余闻闻苹果的清香,还能提神醒脑、缓解紧张的情绪!
4、柿子
柿子柿子味甘涩,性寒。其所含的维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两倍。可以养肺护胃,清除燥火,经常食用能够补虚、止咳、利肠、除热。空腹食柿子易患胃柿石症,所以最好饭后食用,尽量少食柿皮。
5、红石榴
红石榴含有鞣花酸的成分,可以使细胞免受一些环境危害,它能够滋养细胞,减缓肌体的衰老,是抗衰老的美容水果之一。把石榴籽剥出来榨汁,每天一杯皮肤变得白白嫩嫩。
6、葡萄
葡萄含有大量的葡萄多酚,具有抗氧化的功能,还有强烈的收敛效果和保湿作用,可以深层滋润皮肤促进细胞更生,夏季多吃葡萄,对皮肤有益~
7、杏
杏含有糖类、果酸、膳食纤维、黄酮类物质,还有植物性不饱和油脂,具有良好的柔润滋养效果,多吃杏这种水果,让皮肤滑嫩不是梦。
秋天还要多吃这些蔬菜
秋天除了多吃些水果外,蔬菜也不能少,平时多吃芹菜、藕等蔬菜。
芹菜
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平肝健胃,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它可以兴奋中枢神经,加速胃液分泌,促进食欲,并有祛啖的效果。芹菜还能与香干、肉丝等炒食,味道非常的不错。
藕
立秋过后,鲜藕就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佳肴。莲的根称莲藕,北方人多用来做菜,故称藕菜或莲菜;南方一般叫藕,果蔬兼用。
菠菜
菠菜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尖叶菠菜叶柄长叶片较薄,根粗壮,含糖分量多;圆叶菠菜片大肉厚。菠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远高于其他蔬菜,抗坏血酸虽低于辣椒却高于西红柿,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效果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每百克中含水分91.8克,蛋白质2.4克,脂肪0.5克,钙72毫克,磷53毫克,铁1.8毫克,抗坏血酸39毫克。菠菜含有丰富的核黄素,能够预防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等。
想要秋天水嫩嫩地,不妨多吃上述食物吧!
秋季养生:什么是秋燥?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
凉燥:感受秋凉燥气而发病,即秋燥之偏于寒者,临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鸣鼻塞,类似感受风寒,但本病有津气干燥的现象,如唇燥溢干、干咳连声、胸闷气逆、两胁窜痛,皮肤干痛,舌苔薄白而干等症,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寒燥症状。
温燥:感受秋季天亢旱燥气而发病,是秋燥之偏于热者。临床上表现初起头痛身热、干咳无痰,咳痰多稀而粘、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胁痛、心烦口渴、舌苔白薄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症,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燥热症状。
中医验方治秋燥方法:
1.润燥清火:连翘12克、薄荷3克、石膏24克、生地18克、甘草3克、草决明15克。
适应症:燥气化火,耳鸣目赤,牙龈咽喉肿痛。
2.生津益胃:沙参10克、麦冬12克、生地18克、玉竹10克、冰糖3克。
适应症:舌燥唇干、不思饮食,舌红无苔,热病后胃津未复。
3.润肠通便:南杏仁15克、北杏仁15克、桃仁12克、金银花15克、玄参10克。
适应症:大肠受热、大便干结、口腔干燥。
4.增液润燥:玄参10克、麦冬15克、生地24克、桃仁12克、厚朴12克、枳实10克、甘草3克。
适应症:热病后津液枯竭,口燥作渴,便秘不通。
5.滋燥养荣:当归15克、生地18克、熟地18克、白芍12克、秦艽12克、防风12克、甘草3克、黄芩10克
适应症:血虚生燥,皮肤皱摺,筋急抓枯。
6.清燥润肺(清燥救肺):人参6克(另煎)、麦冬12克、桑叶15克、石膏30克、胡麻仁12克、阿胶10克(烊服)、杷叶15克、甘草3克、杏仁15克。
适应症:温燥伤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干鼻燥,心烦口渴,苔白,舌红少津。
7.滋燥清肠:黄连6克、阿胶10克(烊服)、生地18克、牡丹皮12克、银花12克
适应症:肺燥肠热、下利灼肛、秋燥兼伏暑热,已从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