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人群养生 >

当心年底职业疲劳症搅乱职场

时间:2022-01-01 来源:保健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国内一人力资源服务商发布的万人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人薪水低于前一年同期,近80%的职场人感到精神紧张和压力,三分之二的职场人感到压抑,超过70%的职场人对工作产生倦怠,表示“不喜欢现在的工作”。

  不过,人力资源专家就提醒:这并不一定是需要重新择业的职业倦怠,而是随着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底工作量激增,悄然来袭的“职业疲劳”!

  职业疲劳VS职业倦怠

  关于职业倦怠问题,近年一直备受关注。职业倦怠又叫做“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职场人士工作了3-5年,通常是职业倦怠的爆发期。

  而职业疲劳职场人员在工作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疲惫、能量被掏空的感觉,更有甚者,还会感觉职业枯竭,工作麻木,再也激不起一丝涟漪。据调查,从行业来看,白领、教师、医生以及媒体从业者的患病率比较高。

  从个性角度讲,具有敢于冒险和迎接挑战、独立性强,并且不容许自己或他人失败等人格特征的人也容易陷入职业疲劳。它具有阶段性、周期性的倦怠,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对工作实行“拖”字诀,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

${FDpageBreak}

  单看这样的定义,是不是难以区分?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陈宁解释,可以从两者的调节方式上去看。疲劳是可以通过休整、读书充电、放松身心来调节恢复的,闯过“年关”,工作热情就可以复活;倦怠是个更大范围上的概念,不是放松就可以重拾激情的,心理倦怠多于身体疲劳,往往需要自我判断,审慎考虑是否需要另行择业。

  疲劳的你,倒在何方?

  职业疲劳周期和人的生命周期一样,有一定规律可循。对任何一个从业人员来说,到了一定的时间它是必然要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出现。我们到底为什么如此疲劳?人力资源专家对产生原因做了一个归纳,我们可以自我审视一番。

  主观原因

  重大的挫折、打击或挫折打击的长期叠加

  工作的不顺利,会不断给人不同程度的挫折和打击,令人怀疑自身的能力,自信逐渐降低,并且不断为自己的失败和工作不力找借口。

${FDpageBreak}

  攀比心态作怪

  工作时间长了,同行之间的交流、对比也会增加,见到同行职高薪厚,失了平常心,抱怨越来越多,心态逐渐由波动发展到失衡。

  工作多年,进步不大以前业绩优秀的职员,面对公司(社会)和家庭的多重压力难以调整。

  客观原因

  重复的工作内容

  重复劳动在内容上缺乏新意,随着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已取得的成绩已不再兴奋。但企业不断发展,对职员的要求会不断提高,缺少正确的引导和鼓励,职员缺乏提升专业水平的动力。

  操作、管理上的负面因素长期存在和一些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由于沟通、理解以及思想工作的不畅、不到位,从业人员逐渐认为公司的制度不利自己的发展,部门领导的某些处事原则、行为作风使自己的工作环境越来越差,而且看不到有改善的迹象。这样的管理会让职员对企业、部门、领导的信赖度逐渐降低,从而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

${FDpageBreak}

  工作要求提升

  职场人士凭原来的技能和付出,越来越难以满足和完成新的工作要求和更高的业绩目标,而导致对工作失去信心,产生麻木的工作态度。

  四招赶跑职业疲劳

  职业疲劳,一方面是来自于自我内部压力的疲劳,另一方面,如果长期从事自己能力过剩的工作,也会使人心生厌倦。而到了年底是最容易产生职业疲劳感的时期。人力资源专家建议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做一些调整。

  职业目标要合理。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工作的年限、工作的能力、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对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多方支持很重要。多与人交流沟通,多和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人相处,有一个固定的“亲友圈”,可以帮助自己跳出困境,以饱满的姿态投入自己的工作中去。

${FDpageBreak}

  提升综合能力。针对自己的岗位要求及任职资格,有效加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增强自己的职业含金量,是突破瓶颈的最终方式和手段。

  认识“职业发展规划不会一次完成”。我们的无力感,通常来自于我们总是希望一步解决自己的所有问题,而事实上,职业规划并非一次就能完成。我们要改变对规划的看法,把它看做经营自己未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工作。

  职业疲劳主要是身体上的疲累,当你对工作产生疲劳感时,应该静下来思考自己擅长什么,期望得到什么,工作没做好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方向偏差。在生活中多培养其他兴趣,有业余爱好作为“第二职业”,更能激发个人的潜力,重拾自信,将延缓自己的职业寿命。

  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申请休息几天,多跟朋友和家人共度快乐时光,或者多做运动,锻炼身体,对放松身心、调整心态更有益处。当然,作为企业,也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手段,刺激不同员工的工作动力。

你已开始职场枯竭了吗?

  “我以前很喜欢这份工作,可是现在,唉,越做越没劲!”、“这次任务又没完成,最近屡战屡败,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常听到上班族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日益加剧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职场变成了“战场”,不少人刚参加工作时踌躇满志的冲劲渐渐被消失殆尽。这种在职场上表现出的身心透支的现象是一种慢性职业病,心理学家称之为职业枯竭症。

  测一测,你是否“职场枯竭”?

  1.情绪失控的时候越来越多,尤其是面对下属的低级错误和懵懂表情,自己的怒气就像一列出轨的火车头……悄悄而来的后悔也越来越多。

  2.联席会议上,重要领导正在发言,自己也在认真笔录,但很容易出现控制不了的“意识空白”,“醒来”后看表,刚才神游天外的时间有时是5分钟,有时是15分钟。

  3.看到邮箱里排山倒海的邮件有恶心欲吐的感觉,去医院检查,又未发现有任何器质性病变。

  4.星期天下午情绪开始低落,晚上最消沉;当然可能到星期一中午,这股定期出现的“情绪寒流”又过去了,身心状态开始回暖。

  5.做策划创意时常常对着电脑几小时写不出一份提纲来。

  6.越来越怵于与投资方对话,一听说明日董事们要莅监垂询,就觉得末日快要降临。

  7.非常容易被“交货期限”打倒,一旦发现24小时不眠不休也不能及时交货,情绪就开始崩盘——很容易为一点小事写辞职信。

  8.常常觉得自己还不如公司的清洁工幸福。

  9.到下午6点钟,发现后续工作还在源源不断涌来的时候,接电话的口气也变得又急又冲。

  10.推广预案做完后,才发现整个创意克隆自己或同事20个月之前的设想,可悲的事,思维就像风雪天迷路的羔羊,老在一个圈中打转,怎么都难以有新突破。

  计分方式:

  “经常如此”3分,“有时如此”2分,“偶尔如此”1分,“从不如此”0分。

  结论:

  0-10分严格地说来你并未患上“职业枯竭症”,只是在遭遇困境时有小小的情绪颠簸而已。这几乎像正常的生理周期一样寻常。不要太紧张,放松点,通过一些简单的调节方式,如K歌、运动、改变发型和着装,下载一些漫画和幽默小品来看,给朋友发幽默短信等,即可以使你的工作状态“多云转晴”。

  11-20分“职业枯竭症”已初见端倪,应该引起相当重视了,一定要找出“枯竭”的根源对症下药,比如疲倦感的产生是压力过大,还是自己的设想屡屡被否定?是报酬与付出严重背离产生的“被剥削感”,还是“孤军奋斗”的无助感?找出枯竭的根源后,求助于你的上司、朋友、家人,都可以及时疗救你的不安和无助。

  21-30“职业枯竭症”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如果想继续目前的工作,必须借助专家的力量,求助如心理催眠师及办公室情绪规划师的力量。只有专业人士“删繁就简”、“披沙烁金”的能量,才能使你看到自己化蛹成蝶的可能。

${FDpageBreak}

  “职场枯竭症”特征大剖析

  第一 生理耗竭。

  这是职业枯竭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特点是感到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在下降,然后出现一些身心症状,比如说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失眠、饮食习惯的改变等等,严重的会导致精神疾患。

  第二 才智枯竭。

  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认知表现,它主要表现在感觉到一种空虚感,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你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已经没有办法去满足工作的需要了,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够很好地去适应当代的知识更新。

  第三 情绪衰竭。

  这是枯竭的一个压力表现,也是职业枯竭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主要表现在工作热情消失了,尔后表现出许多情绪上的特点,比如说烦躁、易发脾气、易迁怒于人、对人冷漠无情、麻木不仁、没有爱心,甚至沮丧、抑郁、无助、无望,直至消沉。

  第四 价值衰落。

  它属于枯竭的一个评价性表现。主要表现是个人的成就感下降,同时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也在降低,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去做好工作。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在下降,觉得工作没有意思,工作变得非常机械化,然后出现一系列工作的问题。这样一种挫败感会使职业人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去付出努力了,会出现消极怠工,甚至出现离职或者转行的倾向。

  第五 “去人性化”。

  它属于职业枯竭的一个人际表现,会直接影响到人际交往质量,其特征就是很消极的、否定的一种态度,即以冷漠的态度去对待自己周围的人,甚至是对待自己非常亲近的人,包括家人或者一些好朋友。这些人表现出多疑、猜忌,同时对别人充满了一种批判性。

  第六 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一是对别人的攻击行为会增多,比如说人际摩擦增多,会在极端的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情况。比如说有的人在公司里面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可能就会拿老婆孩子“开刀”,去找“替罪羊”;另外一种是,他的攻击并不是指向外人的,而是指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的枯竭情况下出现自杀。

${FDpageBreak}

  对付枯竭,心理调节最重要

  预防和治疗职业枯竭,自我心理调整是最重要的,也比较有效。

  1.应该用正确的方法应对压力。

  感觉工作量太大时,应该进行合理的时间管理,合理地分配每段时间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消极地否定掩饰压力的存在。

  2.每天静坐半小时,每周以固定的程序“清空”自己

  每周花一天时间,以固定的程序清空身心压力,将使你对下一周的工作不那么抵触。关键是这一天要远离给你制造困扰的日常工作,保证这一天“倒空”自己。如果实在找不出一天完整的时间,每天临睡前的半个小时做一做香薰,听一听音乐,或仅仅静坐半小时,也是非常有益的“清空”程序。

  3. 改变你的午餐

  日本的职业心理培训师发现,糟糕的公司盒饭将大大降低加班族在下午四点后的忍耐能力,“千篇一律的千餐放大了职业生涯中味同嚼蜡的一面。心理培训师建议从办公室走出去,不要每天都在一样的餐厅用餐,换一个环境,到拉面店、寿司店、风味小吃和糕饼茶食店去,与同事或朋友聚会。“就算有空看一看商店橱窗,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吸氧方式。”

  4. 休年假时,尝试成为义工,服务于弱势

  与大多数人认为去海外旅游、购物,去海滨度假可以疗救“职业枯竭症”不同,心理学家认为这类“逃往桃花源”式的奢侈度假,将使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变弱,而不是变强。在度假时,我们完全可以找寻一些富于挑战性的新鲜事情来做,例如,成为聋哑学校的短期辅导员,或成为社会福利院的义工。一位拿着25万年薪却老是萌生退意的女性高管,在聋哑学校当了三天“助教”后,忽然觉得她所面临的困境都是可以克服的。“在这世界上,有人拿我十分之一的薪水在做挑战性更大的工作,比如,教会聋儿说话、唱歌,我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

  5. 寻求伴侣的支持,部分学习男性思维

  越是在婚姻内部崇尚独立的夫妇,各自面临“职业的枯竭感”的可能性越大。在职场上,位置越高压力越大的女性,越应该从她们的伴侣那里寻求支持。一般来说,学一学男性的处事方式将使我们消解掉许多无谓的烦恼,你的先生或男友会这样告诉你:“想得简单点,你要是太看重干扰的力量,你可能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对了,女性为何容易产生“职业枯竭感”?就因为她们事先忧虑得太多,而事后盘点,很多她们忧虑的状。

推荐阅读:

  1. 你已开始职场枯竭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