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爱出汗?这5种出汗情况,要警惕身体出问题了!
身体出汗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天气比较热或者是剧烈的运动之后,就容易大量的出汗,出汗能帮助人体排泄,调节人体的体温,在人的皮下组织里面有大量的汗腺,这些汗腺通过排出汗液,可以稳定人体的温度。但是要注意,出汗如果有以下这几种情况是需要高度警惕的。
那么身体哪些出汗情况要警惕?
1、汗液有异味
身体排出来的汗液如果有特殊的腥味,这种情况需要注意,可能跟热症或者是湿热症有很大的关系,这种现象属于肝热,也可能是肝硬化引起的,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做相关的检查。
2、手脚心出汗
人在特别紧张,焦虑的时候,手心脚心容易出汗,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有些人即便是在家里面情绪特别稳定的时候,手心脚心也容易出汗,这种就可能是手汗症。在中医理论中认为手心脚心出汗比较多,一般是脾胃虚弱所引起的,要及时调理,饮食中多吃清淡的食物,烹饪食物的时候,要注意少油少盐,选择的食物要是健脾养胃的,还有适度的锻炼,才可以改善出汗异常的现象。
3、无辜出汗
有些人即便在室内吹着空调也总是出汗,这种情况一般是气虚,导致汗液不止,也就是虚汗。有这种问题的患者在平时要注意加强运动,还有在季节交替的时候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因为伤寒感冒是不利于自汗的。在饮食中可以多吃补气的食物,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相关的药物来补气调理。
4、汗液有颜色
汗液应该是没有任何颜色的,但是有一些人流出来的汗液是有特殊颜色的,这就说明身体有异常。如果流出来的汗液是黄色的,提示可能有一些肝胆方面的疾病,因为血液值中的胆红素浓度过高;如果汗液是红色的,一般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还有绿色的汗液则可能是胆汁外泄引起的。
5、夜间盗汗
一般睡觉的时候体温比较低,所以不太容易出汗,但是有一些人在夜间睡觉的时候反而容易出汗,甚至汗流浃背,弄湿了被褥。这往往是阴虚导致的,同时还可能有失眠、口干、大便异常等症状,需要及时调理。
爱出汗大体上是分为了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爱出汗,这种出汗基本上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所以不必过分的紧张担心,如果是病理性的出汗,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的病因,然后才可以针对性的治疗。
宝宝睡觉出汗怎么办
很多妈妈们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在入睡时出汗,出汗程度不同可以判定是不是属于病态的出汗。一般宝宝睡觉出汗可以分为生理型和病理型,睡觉爱出汗可以适当调节被褥的厚薄程度,保证宝宝舒适的睡眠。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注意了,这4种疾病会导致经常出汗
出汗有时候是正常的有时候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如进行激烈运动导致人体出汗是正常的,如果是天热、气躁形成的则有损身体健康。引发人体出汗多的病因也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低血糖症
引起低血糖症的原因很多,发作时以交感神经兴奋过度为主要表现。此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人体释放出大量的肾上腺素,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症状。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怕热、多汗是这一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同时,它还伴有精神紧张、性格改变、难以入睡、多猜疑等症状。
3、糖尿病
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有出汗异常现象。若同时有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建议做血糖、尿糖等检查。
4、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常见的症状就是淋漓多汗,且出汗具有阵发性,发作时,面部潮红或发白,有时也会持续出汗。此外,常常还伴有心慌、手颤、四肢发凉等。此病发作时常伴有明显的血压升高、头痛等症状。
不容易出汗的原因是什么?治疗有妙招!
夏天天气热的时候出汗是很正常现象,很多人明明感觉很热,却怎么也不容易出汗。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不容易出汗的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不出汗的治疗方法
临床对先天性汗腺发育不良的无汗症目前尚无法治疗外,若为其他疾患造成的无汗则应积极治疗原发(引起无汗的病症)疾病。全身无汗在夏季不能调节体温,身体极端不适者除采取治疗外、可迁居低温地区或采取人工降温,如室内安装空调。
中医对无汗症的认识和治疗
1、肾阳虚:不出汗手脚容易发凉,不管怎么运动都不出汗,怕冷是身体元气虚弱的表现,多是肾阳虚,阳气虚则气不行血,于是血液无法到达血管末梢,身体的末梢即手脚,于是就会发凉。
2、肾阴虚: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全身无汗、惟有手足心发热、微微出汗,形体消瘦、潮热、五心烦热、咽干颧红等。
(1)内治法
①阴液亏损证:多见于先天不足,或热病伤阴,盛夏难忍,口干咽燥,便如羊粪,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养阴生津,滋益汗源法。
处方:生地30g,麦冬10g,玉竹10g,天花粉10g,黄芪20g,葛根10g,当归10g,丹参10g,五味子10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②阳虚气弱证:常见于先天不足,或久病体弱,汗溢减少,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肌肤干燥,舌淡少苔,脉细无力。治宜益气壮阳,滋润肌肤法。
处方:肉苁蓉20g,锁阳10g,鹿角霜30g,黄芪30g,党参15g,熟地30g,生山药60g,白术15g,杜仲15g。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
(2)外治法
①夏日炎热,汗闭不出,可穿着浅色棉织品,宽松的衣服;做好其他防暑措施。
②无汗肤热,盛夏难耐者,可用六一散60g,枯矾15g,冰片2g,研细末,纱布包块。
③配成5%的甘草酒精,外搽后,可有效降低皮温。
(3)饮食疗法(适于盛夏炎热之时)
①绿豆60g,白米80g,白糖20g,熬粥。
②西瓜皮(去翠衣及瓜瓤)60g,切片煮水,代茶饮。
③绿茶10g,绿豆衣15g,沏茶。
出汗多和不出汗都是身体不健康的表现,下面的内容就告诉你出汗与健康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