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拔罐的作用有哪些?
拔火罐有益于促进血液的循环,改善身体的机能,缓解自身上的疲劳,可是你知道拔罐的作用有哪些?
1、双向调节
在临床取穴和拔罐方法都不变的情况下,拔罐疗法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
2、协助诊断
通过观察所有拔罐后体表的变化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部位及与内脏的关系。
3、祛除病邪
拔罐疗法因为以负压吸拔体表的穴位,不仅能够开腠理、散风寒,而且还能调整脏腑经络的作用,鼓舞人体的正气,也有助于体内致邪气的排出。
4、调和脏腑
拔罐疗法通过结经络、穴位局部产生负压吸引作用使体表穴位产生充血、瘀血等变化,穴位通过以通过经络与内在的脏腑相连,从而治疗各种脏腑疾病。
5、平衡阴阳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发热是阳气盛实的表现,而寒战恶寒是阴气盛实的症状,在大椎进行拔罐能够治疗发热的疾病,而在关元进行则能治疗寒性的疾病。
6、疏通经络
拔罐疗法通过其温热机械刺激及负压吸引作用,刺激体表的穴位及经筋皮部,而穴位及经筋皮部是与经络密切相连的。所以,拔罐能够疏通经络,使营卫调和,祛除经络中的各种致病的邪气,气血畅通,筋脉关节得以濡养、通得,从而治疗各种疾病。
7、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两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
8、负压效应
拔罐的负压作用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甚至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是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中医怎么治疗鞘膜积液?推荐三大配方
可能很多人都没怎么听过鞘膜积液这种疾病,但它的危害却不会随着少为人知而降低,所以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中医是治疗鞘膜积液的其中一种方法,那么中医究竟怎么治疗鞘膜积液呢?
方一
配方:五倍子、枯矾各10--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粗末,加清水300-400毫升煎熬,去渣取液,倒入碗内,待微温时,把阴囊全部浸泡在药液中,每次浸泡20-30分钟。每日1剂,浸泡2-3次。下次用时将药液加温,用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外阴部。
功效:收敛消肿。适用于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
方二
配方:金银花、蝉蜕各30克,紫苏叶15克。
用法:上药加清水,煎2次,去渣,两汁混合倒入碗内,待温先浸后洗阴囊,每次浸泡30分钟。每日1剂,浸洗2-3次。
功效:祛风、清热、消肿。适用于小儿鞘膜积液。
方三
配方: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
用法:先将上药捣碎,加清水约700毫升煎煮沸30分钟,将药液倒入碗内,待温与皮肤温度相近时,把阴囊全部放入药液内浸洗30分钟。每日浸洗2次,2日1剂,连用8剂。
功效:温经、收湿、消肿。适用于睾丸鞘膜积液。
烧心怎么治?中医辩证疗法值得选
胃烧心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少见,在平时,如果我们出现了胃烧心的症状,就可采用先问所分享的相关办法进行治疗。
1.胃腑郁热
症状:烧心,胃脘或胸骨后不适,心烦易怒,胃脘灼痛,口干口苦,或牙龈肿痛,大便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少津,脉弦滑。
治则:泻热通腑。
方药:玉女煎合左金丸。
2.胃阴不足
症状:烧心、口干口渴,胃脘隐隐作痛,尤以饥饿时甚,纳呆或恶心,似饥而不食,心烦少寐。舌质嫩红少津,少苔或无苔,脉细。
治则:养阴润胃。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煅瓦楞、海螵蛸。
3.肝气郁结
症状:烧心,胃脘堵闷胀满,嗳气频作。每因情志刺激而致烧心加重。后背疼痛、沉紧不适,两胁发胀。大便不爽。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滑。
治则:理气降逆。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煅牡蛎、龙胆草。
肝虚的症状,中医治肝虚的方法
对肝虚者来说,肝虚在身体上存在后会表现出来的症状,大家也就需要多多的进行了解。那么,肝虚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肝虚的症状:
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或胁肋隐隐灼痛,或手足蠕动等症。
肝脏者,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液为泪;体阴而用阳。故肝阴不足,不能上滋头目,则导致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络脉失养,虚火内灼则胁肋隐隐灼痛;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手足蠕动;阴亏津液不能上乘,则咽燥口干,舌干少津;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故面部烘热或颧红;虚热内蒸,则五心烦热、潮红;阴虚内灼营阴,则为盗汗。舌红少津,脉弦细数为肝阴不足,虚热内扰之征。
中医治肝虚的方法:
1.情志不遂,气郁化火
(1)证候病起生气或与人争吵后,证见胁痛,嗳气,吞酸吐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两目干涩或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2)治则滋阴清热,疏肝理气。
(3)主方一贯煎加减。
2.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
(1)证候病起温热病后,证见头晕耳鸣,两目干涩,视力减退,面部烘热或颧红,口燥咽干,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手足蠕动或痿软,舌红少津,脉细数。
(2)治则滋阴降火,育阴潜阳。
(3)主方大补阴丸加减。
3.肝肾不足,水不涵木
(1)证候头目眩晕,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自汗盗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脉细。
(2)治则滋补肝肾。
(3)主方左归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