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坑人的养生知识!医学上根本没有这些概念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信息,尤其是关于养生的知识铺天盖地。有的养生知识看起来很科学,其实是一个纸老虎,医学上根本没有这些概念,只是厂商的一种宣传手段罢了。
这些坑人的“养生知识”要注意!
1、清宿便排肠毒能养生
某些广告宣称产品能清宿便、排肠毒。虽然宿便和肠毒词汇听起来很专业,但根本没有科学依据,是彻头彻尾的大忽悠。商家就是抓住消费者健康保健的心态,再加上不同人缺乏医学知识,会宣传清宿便来赚取利益,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宿便的说法。市面上所谓的清宿便产品中含有泻药,长时间用会紊乱胃肠道功能,引起大肠黑变病,使得肠道黑色素沉积,甚至会诱发肠癌。
2、酸碱体质论
网上流传酸性体质的人易患病。说体质分为酸性和碱性的,酸性体质的人群易患癌,只有保持身体碱性环境才能维持身体健康,不过这种酸碱体质论的骗局已经被揭穿。人体是复杂的系统,其实不能简单的分为碱性的还是酸性的,因为其中含有体液和小环境,常见的有血液、淋巴液以及组织液,还包括细胞内液排泄出的尿液以及汗液,也不能忽略被分泌出来的消化液等。体液有酸碱之分,如尿液一般呈现弱酸性、肠液呈现碱性的、胃液呈现强酸性,体液的酸碱度并不等于体质的酸碱度。另外,网上流传吃碱性或酸性食物能形成相应的体质、酸性体质会生病或治癌等都是错误的说法。
3、食物相克论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食物相克的情况,如菠菜和豆腐吃会引起结石、维生素c和海鲜一起吃会引起中毒等。其实食物相克的说法根本没有足够的实验证据,也就是说说法不真实也不存在,根本不靠谱。
4、血粘稠引起血栓
网上流传,血液过于粘稠会生成血栓,只有稀释血液,把血管疏通,才能避免出现心脏病。其实医学上根本没有血稠说法,这只是商家的一种噱头,千万不能上当受骗。血稠可以理解为血液粘稠,跟医学上的血液流变学概念差不多,血液流通速度、血液和血浆成分影响血液的高凝状态。并不是血稠就代表着血脂升高,会堵塞血管。医生根本不会依据血液粘稠度数值,评估患者患血栓的风险。做血液粘稠数值检查,也不能真实反映出患者血液凝固情况,更不能预测血栓生成以及患上心血管疾病风险。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会通过注射剂疏通血管,稀释血液,其实这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温馨提示
关于以上养生知识不要再傻傻的被骗了,只是一些商家编出养生知识来获取利益。最近这几年辟谷养生受到很多人追捧,认为不吃肉蛋以及谷物,仅仅依靠喝水或打葡萄糖来代替一日三餐,认为这样能清理肠道和养生保健,其实这是错误的,非但不能养生,反而会扰乱胃肠道正常运转,引起胃炎或胃溃疡。
药膳养生的注意事项
(1)运用药膳疗法时,应注意食物与药物的禁忌:如黄连、甘草、乌梅、桔梗忌猪肉;鳖肉忌薄荷、苋菜;鸡肉忌黄鳝;蜜忌葱;天门冬忌鲤鱼;白术忌大蒜、桃、李;人参忌萝卜等。
(2)由髙血压、冠心病及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引起水肿者,在配制药膳时应少放盐,宜清淡。
(3)对体质肥胖,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病人,宜服低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药膳。
(4)糖尿病病人慎用或不用以淀粉类或糖类烹调的药膳。
(5)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无论是古代和现代都十分严格,现根据历代医学家用药经验,将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服药食忌、食物忌食、食物相反等部分介绍如下。
①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合苍术食,令人动风;合荞麦食,令人落毛发,患风病;合鹤肉、鲫鱼、黄豆食,令人滞气。
②猪血:忌地黄、何首乌;合黄豆食,令人气滞。
③猪心:忌吴茱萸。
④猪肝:同荞麦、豆酱食,令人发痼疾;合鲤鱼肠子食,令人伤神;合鱼肉食,令人生痈疽。
⑤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和醋。
⑥狗肉:反商陆;忌杏仁。
⑦卿鱼:反厚朴;忌麦门冬、芥菜、猪肝。
⑧鲤鱼:忌朱砂、狗肉。
⑨龟肉:忌酒、果、苋菜。
⑩鳝鱼:忌狗肉、狗血。
以上中药与食物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值得重视,所以在烹调药膳时,应当加以注意。至于这些中药与食物的配伍禁忌的科学道理,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6)服药食忌: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是古人的经验,后人应多遵从。其中有些虽无科学证明,但在没有得出可靠的结论以前还应参用传统说法,以慎重为宜。
(7)药膳的药物配伍禁忌:遵循中药本草学理论,一般参考“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的具体内容是: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
“十九畏”的具体内容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8)病人忌口:主要包括三类:
一类是某种病忌某类食物。如:肝病忌辛辣;心病忌咸;水肿忌盐、硬、固、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
一类是指某类病忌某种食物。如:凡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的病人,忌食姜、椒、羊肉等温燥发热之品;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风动气之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品;凡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品当忌之;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姑、胡椒等动血之品,妊娠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
另一类是服药后应忌食某些食物如: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用茶叶、萝卜。忌口之说有些已被证明是有道理的,有些则不合实际,在药膳应用中可供参考。
喝汤注意时间和量 喝汤养生的注意事项
汤汤水水可养人,但喝汤不是越多越好。喝汤要注意时间和量还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汤类。
一、注意喝汤的正确时间和量
老话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其实,这话是有道理的。吃饭的时候,食物是经过口腔、咽喉、食道最后到胃的,这就像一条通道。吃饭前先喝口汤,等于是将这条通道疏通了以便于干硬的食物通过,而不会刺激消化道黏膜。进汤时间以饭前20分钟左右为好,吃饭时也可缓慢少量进汤。
虽然饭前喝汤对健康有益,但并不是说喝得越多越好,一般情况,早餐可适当喝多些,因为早晨人们经过一夜睡眠,损失水分较多。中晚餐前喝汤以半碗为宜,尤其是晚上要少喝,否则频频夜尿影响睡眠。
二、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汤类
1、晨起最适合喝肉汤,因肉汤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消化可维持3-5小时,避免人们一般在上午10-12点这个时段易产生饥饿和低血糖现象。
2、不同季节喝不同的汤可以预防季节性疾病。如夏天宜喝绿豆汤,冬天宜喝羊肉汤等。
3、体胖者适合在餐前喝一碗蔬菜汤,既可满足食欲,又有利减肥。体型瘦弱者多喝含高糖、高蛋白的汤可增强体质。
4、孕产妇、哺乳女性以及老人、小孩可在进食前喝半碗骨头汤,补充身体所需的钙。注意,骨折病人不宜喝骨头汤。
5、月经前适合喝性温和的汤,不要喝大补的汤,以免补得过火而导致经血过多。
6、感冒的时候不适合煲汤进补,就连品性温和的西洋参也最好不服用,因为这些油腻的汤容易加重感冒症状。
7、喝汤不能长期只喝一两种,应该各式汤饮交替,更能增加食欲,平衡营养。具有食疗作用的汤要经常喝才能起到作用,每周喝2-3次为宜。
以上就是专家为您介绍的喝汤养生的注意事项,营养学家认为,养成饭前吃饭时不断进点汤水的习惯,还可以减少食道炎、胃炎等的发生。专家们的研究还同时发现,那些常喝各种汤、牛奶和豆浆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状态。
推荐阅读:
汤晚上要少喝:喝汤养生的3大误区
喝汤养生,一般情况,早餐可适当喝多些,因为早晨人们经过一夜睡眠,损失水分较多。中晚餐前喝汤以半碗为宜,尤其是晚上要少喝,否则频频夜尿影响睡眠。
皮肤哪不好?对症下汤让女人神采各异的7款靓汤
哪个女孩不想要白皙细嫩的皮肤呢?但生活中,皮肤却时常和我们过不去,总是问题多多。怎么办?适当改变一下饮食结构,就可能使皮肤得到很大的改善。你的皮肤哪里不好,应该是对症下“汤”才行。当然,喝汤也讲究学问,来看看有什么要注意的。
不养生反伤身的三个喝汤误区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约定俗成的喝汤习惯并没有得到科学的认可,反而是“不养生反伤身”,现在就让小编为大家揭秘三个喝汤误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