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足三里补气养胃 按摩6个穴位等于吃补药
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太溪,太溪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肾脏元气居住的地方,它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的功能。而人参最能补人的元气,对五脏六腑都有益处。其实,不仅情绪过度会使神、魂、魄、意、志不能分别安于五脏,引发失眠,其他像外感邪气、饮食不调、环境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让您睡不好觉。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胃病疼痛是可点按足三里
一、如果在出现胃痛而身边没有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有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缓解疼痛。
1、揉内关
内关穴位于手腕正中,距离腕横纹约三横指(三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转圈36次,两手交替进行,疼痛发作时可增至200次。
2、点按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膝盖边际下三寸(相当于四个手指并拢的宽度),在胫骨和腓骨之间。以两手拇指端部点按足三里穴,平时36次,痛时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两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脐为中心揉按腹部画太极图,顺时针36圈,逆时针36圈;此法可止痛消胀,增进食欲。
二、如何保养预防胃部疼痛
1、定时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使胃坚持有规律的活动。每餐还应坚持食量适度。
2、温度合适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否则,过烫过冷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发胃病。
3、细嚼慢咽
对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维护作用。
4、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
5、适当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对胃有维护作用。胃液中坚持正常的维生素c量,可有效发挥胃的功效,维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癌力。
有些人受凉风刺激后,常会引起胃疼,此时不妨吃些炒熟、煮熟或生的花生米,也有助于缓解胃疼症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养好自己的身体!
莲子百合山药粥补气养胃 秋季多吃五款药膳粥
俗话说“十胃九病”,这提醒人们: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胃是很容易得病的,必须小心呵护。然而,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却不注重胃的保养,特别是现在入秋,胃容易受伤,很多日常生活习惯在不知不觉侵害着我们的胃。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主任石显方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介绍,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引起胃病的主要原因。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中医科主任石显方
如:饮食不规律:早餐不常吃,午饭简单对付、晚餐“大吃大喝”、甚至睡前加餐;秋天天气转凉,一般人都会注意防寒保暖,但部分人贪吃冷饮、凉性的瓜果或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会使胃部受寒,从而影响胃肠道功能;吃东西狼吞虎咽,粗糙的食物不但会直接磨损胃粘膜,并且加重胃的贮纳、研磨、消化功能,从而增加胃的负担;喜吃煎炸之品:煎炸油腻的食物不易消化,加重胃的负担,另外这类食物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易遭引外风;酗酒、嗜烟:饮酒直接损害胃粘膜,使胃黏膜出现炎症、糜烂、溃疡或出血。
秋季阳气减弱,人的中气也相应会减弱,肠胃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因此,石显方主任建议秋季要顺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多吃养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山药、玉竹、莲子等。石显方主任还给广大网友推荐了几款秋季补气养胃的药膳粥:
莲子百合山药粥
原料:大米150克,鲜百合25克、鲜莲子25克、鲜山药100克,枸杞3克。
做法:锅里放水,先放入大米、山药烧开后,再放入莲子、改用中火继续熬煮至熟,起锅前7分钟放入百合、枸杞,最后放入冰糖即可。
银耳雪梨小米粥
原料:银耳、雪梨1个、小米200克、冰糖适量。
做法:银耳清水泡发约20分钟。去蒂后撕成小片备用。锅里加水和银耳煮约15分钟;然后将淘好的小米倒入锅内约2分钟。再倒入切好的梨块。最后放糖块,继续小火煮至粘稠。
黑芝麻粥
原料:黑芝麻25克,粳米100克。
做法:黑芝麻淘净晒干,炒熟研细,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将熟的粥内,加蜂蜜一匙,熬至粥稠食用。
沙参玉竹粥
原料:玉竹20克、北沙参15克、银耳15克、粳米100克、冰糖20克。
做法:分别洗净切碎,用文火煎煮40分钟后,去渣取汁,放入粳米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稀粥,放入冰糖,再略煮一下。
麦冬粥
原料:麦冬10克,大枣2颗,冰糖5克,白粳米150克,水500毫升。
做法:将米、麦冬、大枣淘洗后放入锅内,加水,猛火煮开;用小火煨至烂、粥稠便可食用。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按足三里可养胃健脾 按摩5个穴位等于吃补药
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
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
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
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