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艾灸哪些穴位最有效
胃下垂艾灸哪些穴位
1、艾灸治疗原则:健补脾胃,升阳举陷。
2、艾灸主穴
2-1、百会
【标准定位】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穴居颠顶。
【主治疾病】升阳举陷:治脱肛、泄泻等证。现代常与长强等穴相伍治脱肛;与气海、关元等穴相伍治阴挺;与脾俞、肾俞等穴相伍治久泻;与印堂、三阴交等穴相伍治遗尿。
2-2、足三里
【标准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膝盖)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主治疾病】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2-3、中脘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主治疾病】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喘息不止,失眠,脏躁,癫痫,尸厥。胃炎,胃溃疡,胃扩张,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
2-4、梁门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主治疾病】主治胃痛、呕吐、纳呆、泄泻、便溏,及消化性溃疡病,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
2-5、关元
【标准定位】任脉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小肠的募穴。
【主治疾病】少腹疼痛,霍乱吐泻,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白浊,尿闭,尿频,黄白带下,痛经,中风脱症,虚痨冷惫,羸瘦无力,眩晕,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肠炎,肠粘连,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遗尿、尿血、尿频、尿潴留、尿道痛、痛经、闭经、遗精、阳痿;此外,对神经衰弱、失眠症、手脚冰冷、荨麻疹、生理不顺、精力减退、太胖(减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疗效。
3、艾灸方法
用艾条或配合灸盒做温和灸,每穴10―15分钟,10日一个疗程。中间间隔2-3天。
胃不好的人能不能做艾灸?这几个穴位你一定要试试
因为现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很多人都容易出现胃不好的情况,而胃不好是非常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大家都知道艾灸的作用非常神奇,那么胃不好的人能不能做艾灸呢?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吧!
胃不好可以做艾灸吗
可以
艾灸是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适当的艾灸有利于人们的健康,而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适当的进行艾灸,但是艾灸并不能治疗胃部疾病,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胃部的不适,所以如果大家有胃病,最好还是及时到医院治疗,不要完全依赖艾灸。
胃不好适合艾灸哪里
1、中脘穴:艾灸中脘穴具有和胃止痛的作用,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从肚脐向上量4寸。
2、胃俞穴:胃不好大家还可以艾灸胃俞穴,能和胃健脾,胃俞穴的位置在第12胸椎的骨性标志下,旁开1.5寸处。
3、神阙穴:胃不好还可以艾灸神阙穴,能健脾运胃,位置在肚脐的正中央。
胃不好可以观察哪里
1、首先大家可以观察眼睛,如果一个人的眼睑下有水肿、大眼袋,可以说明脾胃虚弱。
2、另外大家还可以看一看这个人的舌头,舌头如果出现齿痕、舌头比较胖大、舌头表面有裂纹、或者是舌苔厚腻发黄,都可以说明脾胃出现了问题。
艾灸后口苦什么原因?艾灸如何控制时间?
艾灸是最常见的养生方式,但是有些人在艾灸之后会有口苦的症状表现出来。那么,艾灸后口苦什么原因?
艾灸后口苦什么原因?
部分患者平素体质是胆火盛,胃阴虚,平时胃酸过多,这类患者灸足三里穴时会有口苦胃反酸的现象,对这种体质的患者可灸阳陵泉代替足三里。
艾灸如何控制时间?
进行艾灸的时候还要注意时间,每个穴位艾灸时应控制在3~5分钟,总共一次艾灸的时间则控制在15—20分钟,做的时间过长不行,还有些虚弱的体质会受不了,或者不小心容易烫伤皮肤。一般来说,如果是四肢、胸部施灸时间要短一些,腹背部时间可以稍长一些;老人、小孩、妇女艾灸时间稍微短一些,青壮年时间可以稍微长一些。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因复杂,整体来讲,与社会环境、经济文化、心理因素及自身体质都有密切关系,现代医学对其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检测和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在于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起居无常、劳逸无度、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机体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
“慢性疲劳综合症”属现代术语,与中医古籍中描述的“懈怠代”、“懈惰代”、“虚弱”等类似,因此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表现以虚证为多。根据临床观察,现代人们由于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饮食起居的不断改变等诸多因素,导致寒性或虚寒体质的人群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恶寒怕冷,四肢欠温,女子痛经,男子性功能减退,或食生冷即腹痛、腹泻,舌苔白腻,等等。《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一旦患上慢性疲劳综合症,单靠休息和锻炼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必须进行适宜的治疗。中医学综合运用众多的调治方法,可使人体恢复《内经》中所阐述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阴阳平和”状态。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能灸百病”,《针灸经纶》亦云:“夫灸取于火,以活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说明艾灸可通经活络,祛除阴寒,补益阳气的作用。因此,根据中医“虚则补之,损则益之,劳则温之”的原则,中国传统的艾灸方法是驱散疲劳、恢复元气、补充体能、平衡阴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简便验廉,无毒副反应,适宜大规模地推广应用。
艾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特色灸法的临床研究。方法:(1)隔药饼灸:根据病证选用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采用附子、肉桂、红花等药物制备药饼,应用艾炷隔着药饼进行熏灸,充分发挥灸、药、穴三者的协同作用,以达温通经脉、温补气血的作用。(2)针灸结合:根据病证选用温和灸中脘、关元、气海、神阙等穴,采用清艾条,应用艾灸器进行熏灸,同时配合针刺大椎、肩井、天宗、肾俞等穴,充分发挥艾补脾胃、温阳补气、通经活络的作用。而对于工作繁忙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灸治,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燃着的艾条对准上述穴位熏灸,以舒适为度,每穴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即可。
坚持艾灸,能够益气血、畅经脉,有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