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人群养生 >

职场大好人 小心情绪过劳

时间:2022-01-01 来源:保健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阿美在一家公司工作快10年了,是公司上下大家公认的大好人。阿美不仅能力强、脾气好,而且她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让同事们愿意将心事讲出来给她听。不仅在工作上是如此,她的许多朋友也都将她当成倾诉心里秘密的对象,她一直都以自己拥有这种能力为傲。直到最近阿美发觉自己似乎有些地方不对劲了。

  首先,她越来越容易失眠,这种情况几乎不曾出现过。其次,她变的容易哭泣,有好几次她如同往常在聆听同事抱怨一些琐事时,她竟然反常地当着同事的面啜泣起来,把这些同事吓得手足无措。还有她发现自己突然食欲大减,体重也少了5、6公斤。她怀疑自己是否换了忧郁症,因此前去心理诊所求诊。

  大好人的情绪过劳毒素

  这样的案例其实在心理治疗室中经常出现。患者通常是家人、朋友或同事眼中EQ抗压性很高的人,但却突然出现身心失调症状。例如像是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情绪低落、疲劳感…等。

  这些大家眼中的“大好人”,或许人前表现开朗乐观,其实心理上已经慢慢染上许多复杂的情绪过劳的因子了。第一种情绪过劳因子是“压抑”,源自于想要维持自己在大家眼中高EQ的形象,所以就算感受到任何负面的情绪,也绝不允许自己表现出来。

  第二种情绪过劳因子是“内疚”。大好人潜意识中把自己当成是‘闻声救苦’的观世音菩萨,以为自己可以帮助每一个前来求助的人,一但发现自己无法帮助对方,心理上就会感受到十分内疚,责怪自己当初为何不多做一些努力。

  大好人易患的第三种情绪过劳因子是“沉溺”。由于几乎每天清醒的时刻,情绪都处于压抑以及内疚的负面状态下,因此对于其他情绪(如喜悦、愤怒、宽恕)的表现以及感受力变得越来越不敏感。

  1995年刊登在《高级医学期刊》的一篇研究报告首先指出‘仅仅花5分钟沉溺于负面情绪痛苦的志愿者,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会下降,并且持续至少5个小时都处于低水平’。免疫球蛋白A是一种重要的人体免疫系统抗体,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入侵的细菌和病毒。之后有许多相关的研究也都证实或暗示‘仅仅是对某种情绪的回忆,也会强烈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健康’。

  下一页:把情绪过劳当作是礼物

${FDpageBreak}

  把情绪过劳当作是礼物

  这些身心症状在精神医学上并没有明确的病名归类,通常也很容易被诊断为忧郁症。但是如果以抗忧郁症的药物以及心理疗法治疗患者,并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又因为这些症状以及成因与“慢性疲劳征候群”(过劳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暂时称它为“情绪过劳”。

  与工作过劳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心”改变情绪过劳对我们健康的冲击。这包括4个对自我认知以及行为的重新检视与调整:

  1、找出导致情绪过劳的不合理认知“我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失望”、“每件事情我都必须做到完美”、“我千万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这些都是导致情绪过劳的自我对话。

  2、以新的合理认知替代过去过去不合理的认知 相较于上列的不合理认知,逐渐以这些内在对话替代。‘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有些事情我只能尽量去做,但后果不是我能控制的’。

  3、对自己的情绪忠实 从大好人的脸上,我们彷彿只看的出几种‘完美的’表情。但事实上,只要不伤害他人的情感,在适当的情境之下展露情绪,会让旁人觉得你更真实。

  4、善用自己的正面情绪脸部表情专家告诉我们,我们的面孔虽然只有44条肌肉与2根骨头,但却可以制造出超过7000种不同的复杂表情!更有趣的是你的表情对旁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不是有句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吗?好好善用你的微笑吧。

  你或许会问“如果我都做到了,对我有什么好处?”在上面提到的那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让另一组志愿者花5分钟集中注意力于正面情绪(关心与同情)后,发现他们的免疫球蛋白A的水平升高了,并且持续至少6个小时都停留在高水平。

十大招数职场节节攀升

  

  如何能在意气风发的大好年华里实现梦想、出人头地?专家为你献上十大招数,助你职场节节攀升……

  第一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永远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如果上司突然交给你一个任务,并要你在短时间内完成,你必须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耐与决心,千万不可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恐慌状。一般公司老板在提拔人才时,吃苦耐劳的员工是最获青睐的。至于那些老是发牢骚、踢皮球的软蛋,则压根儿也 不放在眼里。

  第二招:把上司永远放在第一位

  千万记住,老板的时间比你的值钱。当他派一项新任务给你时,最好立刻放下手边的差事,以他的指令为优先。比如说,当你正跟别人通电话时,上司刚好要找你,你应该当机立断终止通话。假如通话的对方是公司的重要客户,你不妨以字条或唇形知会老板。总之,尊重老板的存在是属下与上司关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第三招:以上司的事业为已任

  在职场上(尤其是在私营和合资公司),能否成功上位,你的主管和上司往往是重要的决定因素。要知道,上司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你的主管和上司发展顺利,你也跟着发展顺利;如果他们失败,你的前途同样一片黯淡。所以说,帮上司,就是帮你自己。

  第四招:参与决策,当机立断

  想出人头地吗?先改掉你优柔寡断的毛病再说。当你有机会参与公司决策的时候,千万要记得:当机立断、刚毅果决这八字廖。优柔寡断 与婆婆妈妈是决策的致命伤。纵观世界成功企业名流哪一位不是雷厉风行、果敢决断的角色。

${FDpageBreak}

  第五招:保持大方得体的仪态

  在这个物竞天择的时代里,想有一番作为,可得掌握一项基本原则,看场合穿衣服。此外,打扮合宜、修饰整洁并具备良好卫生习惯也同样重要,例如简单有型的头发、适时修剪指甲、避免浓妆艳抹等,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则。

  第六招:遇到问题要临危不乱

  惊惶失措是职场中最忌讳的表现,记着,沉着镇静、处变不惊的人,方为职场最终的胜利者。老板都欣赏临危不乱的角色,因为惟有这种员工才有能力乘风破浪,独挑大梁。如果你有天塌下来都不怕的信心,那么出人头地必然指日可待。

  第七招:洞察先机,未雨绸缪

  千万不要以为所有计划都能顺顺利利,事先想好后备方案是发生意外的解救。比如你的上司准备出差,而你必须替他设想可能遗漏的东西以及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就是这个道理。如此一来,他不但会衷心感激你,也会对你未雨绸缪的应变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八招:笑脸迎人是不二法门

  没有人喜欢和一个整天愁眉苦脸的家伙在一起,原因很简单,因为这种人通常只把悲伤带给别人,而那正是大家最不想要的。如果你想获得同事基本的喜爱,尽量保持笑脸常开是不二法门。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笑脸迎人不担让共事的气氛更欢愉,对于工作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第九招:不怕吃亏,善于沟通

  在未来领袖的字典里,是没有“对不起,我没空”这样的词句,它是从属关系中的大忌。想要收获,就必须付出代价。如果你的上司要你负责额外的工作,你应该感到高兴与骄傲,因为这表示他看重你、信任你,且极有可能是他在有意识地考验你承受压力与户负重责的能耐。

  凡是不愿意多承提责任的员工只有两种出路,一辈子在原地踏步,或是被别人踩在脚下,永不见天日。 不过,对额外的工作来者不拒者,还是要先权衡一下额外与本分的界线,如果你觉得实在负荷不了,而且过度的工作已经明显造成你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而你又不便推却上词交付的任务,不妨试着和上司沟通,妥善解决工作的优先顺序。

  第十招:出现错误,勇于承担

  如果你在工作中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怎么办?与其逃避责任,不如试着冷静下来,评估事态的严重性,并研究可行的补救措施,然后视情况向上级反应,万万不可在情况未明朗之时告诉上司,而又不知如何解决;更不可装作什么都没发生,企图遮掩过失。有自己的主见,养成临阵不乱的沉着,这才是上司欣赏的特质。

职场中最忌讳的4种跳槽

  一、随意改行,盲目跟潮。

  没有一个行业是永远的热门。不考虑自身专长和兴趣,即使应聘成功,也难以长久。何况每一次换行都必须从新手做起,知识和经验难以积累,也很难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如果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在某个行业里开拓出一片天地,那么跳槽就业将会变得比较艰难。这里还要提醒广大的应届毕业生,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专业,毕竟学以致用者轻车熟路,较非专业者容易上手得多。随意改行意味着没有职业目标,难有发展。${FDpageBreak}

  二、不加分析,盲目听信。

  据统计,约有50%的跳槽是为了追求高薪。通过跳槽能让薪资上个台阶固然是好,可是为了一两百块跳槽就显得过于草率。现在很多中介或公司在招聘的时候说得花好稻好,可是工作后才发现被骗。比如在“年薪”上作文章,在“四金”上“捣糨糊”等等,花样百出,不一而足。求职者如果不加分析,就会轻易入瓮。有的人在跳槽时只盯住薪资,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更是得不偿失。盲目听信者往往会迅速再次跳槽,进入恶性循环。企业认为这样得求职者做事草率,难堪大用。${FDpageBreak}

  三、意气用事,盲目跳槽。

  有些人仅仅因为一点小事与上司或同事意见不和,便“一纸休书”,“挂印而去”。这样的人情商一般高不到哪儿去,更缺乏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换了环境也难有作为,反易成为老单位同事的笑柄。企业一般也不愿招聘。${FDpageBreak}

  四、急于求成,盲进忙出。

  几乎每个人都希望在工作中能迅速得到晋升。有志向是好的,但是急于求成就不行了。急于求成者往往“欲速则不达”。一位曾在金贸大厦工作过的人事告诉笔者,金贸大厦最后晋升到高层管理位置的并非当初能力最强者,而是能坚持留到最后的人。经验和能力都需要日积月累。来到新的环境,光是获得领导和周围同事认同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晋升机会的获得更需要耐心。因此,现代成功学认为成功更多的取决于情商和逆境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智商了。要把潜力转化为能力,实力转化为地位,切忌急于求成,频繁跳槽,况且好企业一般都比较看重员工的忠诚度,频繁跳槽乃大忌也。

  那么,要怎样做才能通过跳槽求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呢?这里提几个问题,建议读者在有意跳槽前认真思考:

  1、10年甚至20年后我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我现在又处在哪个阶段?我准备如何实现目标?

  2、我的优势在哪里?我的特长有哪些?我的兴趣是什么?我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如何利用和发挥它们?

  3、我的工作经历对下一个求职目标有什么帮助?我还有哪些欠缺?

  以上这些也是企业招聘过程中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冷静思考,不仅能让您在择业时更为理性,还能帮助您在面试时坦然面对主考官,自然容易求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你经历过职场性骚扰吗

  “谈恋爱和性骚扰有明显区别,谈恋爱就是两个都愿意,性骚扰就是一个愿意另一个不愿意。”这是正在热映的电影《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这部由热销小说改编的电影再次反射出“性骚扰”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现状。在网上,职场“性骚扰”也一直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

  4月初,一个名为《救救这个被老板长期蹂躏的打工妹》的反映职场性骚扰的帖子蹿红各大论坛和网站。而就在几天前,网上又传出的广西南宁某中学多名女教师曾被教务处主任性骚扰的新闻。职场性骚扰的普遍存在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这一现象难以抑制的原因。

  今天,北京千千律师事务所(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张帅向记者公开了一组关于女性职场性骚扰的最新调查数据,并从法律的角度进行了解读。

  调查表明:曾经历过不受欢迎的骚扰行为的女性被调查者中,有17.2%遭到来自上司的骚扰,28.7%遭受了来自同事的骚扰,54.1%表示曾遭受来自同事和上司以外的骚扰,包括顾客、患者等因职业需要而要与之打交道的人群。

  同时,对于骚扰源的分析显示,骚扰来自上司的情况在行政机关发生率较高,有24%曾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表示受到的骚扰来自单位领导,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而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合资和外资企业中,如果女性被骚扰,那么这些骚扰有3成多的可能性来自她的同事。

  在那些遭遇过性骚扰的女性中,受到来自上司的骚扰最多的是管理岗位的女性,其有23.8%表示有过此类不愉快经历。有3成多文秘岗位(34.8%)、服务岗位(30.4%)以及技术岗位(30.1%)的女性曾遭到过来自同事的性骚扰。

  “面对性骚扰,除了特别严重的性骚扰行为,受害女性的反应基本上是‘集体沉默’,大多数女性遇到骚扰时,一般都是采取尽量躲避的方法,只有极少数女性选择报警。”张帅说,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女性对这种事情感到难以启齿,更怕公开后会有损自己的名誉,甚至会给家人带来负面影响。而那些遭遇上司性骚扰的女性选择沉默还出于害怕上司给她“穿小鞋”,甚至为此失去工作。

  在北京一家公司做文秘工作的于珊告诉记者,她也曾遇到过上司给她讲黄色笑话、发黄色短信的情况,但只要对方不是很过分,为了保住这份工作,她也就能忍就忍了。于珊表示,如果实在受不了就干脆辞职,但也不会因为一般的性骚扰就去报警或者打官司。

${FDpageBreak}  举证难造成性骚扰案件难胜诉

  大多数遭受性骚扰的女性选择沉默的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是,性骚扰案件取证非常困难,很难打赢官司。

  调查数据显示:在单位,有20.2%的女性表示经历过不受欢迎的黄色笑话和故事;13.4%的女性表示遭遇过不受欢迎的黄色图片、短信;5.7%的女性经历过不受欢迎的身体抚摸。最为严重的是,平均每25个女性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曾遭到过强行性行为。

  “摸你一下就去告他性骚扰,谁能证明万一他反咬你一口,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于珊说。

  “性骚扰案件败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法律对有关性骚扰的规定不够详细和明确。”张帅介绍,性骚扰一词最早在我国法律中出现是在2005年8月通过的修正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该法虽然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条文,但没有对性骚扰作出明确界定,存在“灰色地带”,同时也没有提到工作场所性骚扰的问题,而职场性骚扰问题直接关系到职场女性的人身权和劳动权。

  “尽管有关性骚扰的规定在地方立法上有所突破,但法律法规间协调严重不足,且无明确司法解释。虽有一些法律隐含着禁止性骚扰的精神,但立法指向含糊,司法实践中仍缺乏判决依据。同时,司法理念滞后,也是导致法院仅是机械地在法律简约框架内审理此类案件,难以有效保护职场女性的合法权益。”张帅补充说。

  制定性骚扰防治法维护弱者权益

  调查中,42.8%的被调查者表示,其所在单位没有禁止性骚扰的规定,表示有此相关规定的,只占全体被调查总数的26.9%。其中来自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有近7成表示“本单位没有禁止性骚扰的规定”,比例最高,远高出排在第二位的“事业单位”28.7个百分点。

  张帅认为,法律应当首先科学界定性骚扰内涵。他建议,对性骚扰内涵采取例示性与概括性相结合的方法,使人们更容易判断什么行为属于性骚扰范畴。

  另外,在立法内容具体设计方面,应注意改善弱者寻找法律帮助的传统法律路径。因绝大多数性骚扰案件中存在权力与控制关系,加上性骚扰所具有的隐蔽性,可以考虑制定性骚扰防治法,并对有关问题适度量化,厘清相应法律关系,明晰法律责任,增强法律可操作性。

  “另外,在禁止性骚扰立法中还应当对用人单位的责任进行明确和细化,要求单位内部建立性骚扰的投诉机制,并要对员工进行禁止性骚扰和遭受性骚扰后救济途径的培训。同时,还应加大对性骚扰受害者的损害赔偿力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张帅表示。

推荐阅读:

  1. 十大招数职场节节攀升
  2. 职场中最忌讳的4种跳槽
  3. 你经历过职场性骚扰吗
  4. 造人有术职场女性备孕全攻略
  5. 职场觥筹交错 远离酒精肝这5件事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