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常用中成药护耳的清法

时间:2017-08-11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①耳聋丸(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等组成),有清泄肝胆实热、通窍利湿的作用,适用于肝胆实火、湿热侵扰耳窍所致的耳鸣耳聋、头痛咽干、心烦胁痛等。

②龙胆泻肝丸(由龙胆草、生地、柴胡、木通等组成),有清肝泻火、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适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耳鸣耳聋、头晕目赤、胁痛口苦等。

在五官中,耳朵最不抢眼,但由于它是十二经脉皆通过的地方,在此处只要稍懂乾坤,养生美容便有施小见大的功效。在美容院做脸部护理时,美容师进行的耳部按摩,对耳垂进行揉搓,沿着耳郭向上提或向下拉,把软骨向两耳内侧按压——这种按摩方法,并不是专门为耳朵美容“定做”的,而是在做面部美容护理时其中的一项内容。

这是因为耳朵上的穴位很多,传统医学称,“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过于耳,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郭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促进相应部位的循环。

经常按摩耳部能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理脏腑。特别是可以缓解肥胖、失眠等都市人易患的亚健康症状。走出美容院,在居家之时,也可自己行此按摩之乐。

人体各部位在耳朵上的分布就像一个倒置的胎儿。耳垂相当于面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耳垂,可调节因“上火”而致的脸上小疙瘩时,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作用。正对耳孔开口处凹陷叫耳甲腔,这个地方对应于胸腔内脏器官。

经常刺激这个部位,对血液和循环系统有保健作用。气血旺盛,则面色红润。耳甲腔的上方凹陷叫耳甲艇,对应于人的腹腔,按摩此处有助于消化,并有强肾健脾之功。消化好是吸收好的前提,能润泽肌肤。耳郭的外周耳轮对应于躯干四肢,多按压耳轮可减轻颈肩腰腿痛等都市白领亚健康状态。耳朵养生按摩操

摩耳轮、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此法聪耳、明目。以食指贴耳郭内层,拇指贴耳郭外层,不分凹凸高低处,相对捏揉。如果发觉痛点或结带不舒服处,表示对应的器官或肢体有健康不佳的可能,适度多多捏揉可促好转。

此法不拘遍数,做2~5分钟,以耳部感到发热为止。按耳窝、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同样来回摩擦按压15~20次。提耳尖、盆腔、肝阳穴、风溪穴等。

用左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同样用右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拉耳垂、额、眼、舌、牙、面颊等穴。

用左右手的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推耳后、食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前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此法可滋肾养肝,红润体肤。以上方法,每次可以全用,也可有选择地运用几种。

血虚风燥吃什么中成药,改善坏习惯身体好

血虚风燥,会给生活带来影响,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会产生耳鸣耳聋,精神不振。其实这些都是坏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人喜欢熬夜,习惯熬夜。久而久之,会给身体带来各种方面的影响。

血虚风燥吃什么中成药

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气血不足的结果会导致脏腑功能的减退,引起早衰的病变。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气虚者症状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血即流动于经脉中的红色液体。血虚比较通俗的说法就是指血少。血虚者症状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气虚表现为面色淡白,气短,乏力,懒言,腹胀,食少,便溏,中气下陷则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血虚多表现为面色萎黄或淡白,爪甲无华,心悸,失眠,多梦,肢麻,舌质淡,脉细弱等。气虚与血虚往往互见,不可不察。常用的补益气血类中成药如下:

八珍丸:由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等中药组成。功能补气养血。主治各种贫血、失血,以及疮疡久溃不愈、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习惯性流产、产后体倦发热等属气血两虚者。服法:水蜜丸每次6克,大蜜丸每次1丸(9克),冲剂每次1袋(8克),每日2次。

人参养荣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黄芪、远志、肉桂、五味子、生姜、大枣、陈皮等药物组成。功能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结核病恢复期及产后、病后气血两虚者,均可应用。口服丸每次1丸(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人参归脾丸:由人参、酸枣仁、远志、甘草、白术、黄芪、当归、木香、茯苓、龙眼肉等药物组成。功能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可用于治疗贫血、神经衰弱而见耳鸣、失眠及精神倦怠症状者;对功能性子宫出血也有良效。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十全大补丸:由党参、当归、黄芪、熟地、茯苓、白芍、白术、川芎、甘草、肉桂等药物组成。本品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精神倦怠,气短心悸,头昏失眠,四肢不温,月经量多及疮疡久溃不敛者。丸剂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但内有实热及阴虚火旺者不宜服用。

补中益气丸:药物组成为炙黄芪、党参、炙甘草、当归、白术、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等。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气虚诸证,适用于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低热、慢性肝炎、低血压等病证。服法:蜜丸每次1丸(9克);水丸每次6克(10粒)。每日2-3次。

阿胶补血膏:药物组成为阿胶、熟地黄、党参、黄芪、枸杞子、白术等,其冲剂、口服液等制剂功用相同。功能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体虚咳嗽,面色苍白,多汗自汗,气短乏力,头晕目眩,贫血以及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等。口服每次15-30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本品为温补之剂,风感冒,消化不良瘀滞者忌服。

参苓白术散:药物组成为人参、山药、茯苓、炒白术、白扁豆、莲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具有补益脾胃之功效。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慢性肠炎、小儿营养不良、慢性肾炎蛋白尿、白带、经期泄泻等属脾虚湿滞者。口服每次4-石克,每日2-3次。

人参健脾丸:由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陈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实、薏苡仁、当归、枳壳等药物组成。功能健脾养胃,消补兼施。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病、消化不良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小儿营养不良等。口服每次6-12克,每日2次。

阿归养血颗粒:由当归、阿胶、茯苓、党参、黄芪、白芍、川芎、熟地黄、炙甘草等药物组成。功能补养气血。用于气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乏力,肌肉消瘦,经闭及赤白带下。服法:颗粒冲剂,每次10克;糖浆剂,每次15毫升;均为每日3次。

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等中药。功能温中健脾,益气补虚。凡脾胃虚寒,肾阳不足,症见形寒肢冷、精神倦怠、不思饮食、脘腹冷痛、大便溏泄者均可应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胃肠痉挛性疼痛、妇女受寒痛经等。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孕妇慎用。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有哪些

  胆囊息肉又是胆囊隆起,这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有很多,但是能跟治的方法主要还是手术治疗。当然,病情轻微的胆囊息肉,药物治疗就好,中医治疗也是胆囊息肉的一种方式。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息肉超过1厘米才考虑手术.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这病是没有特效药物治疗的.一般可用胆通治疗。忌过油腻食品不能暴饮暴食。多喝开水。

  除了中成药治疗,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方法。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优点。国内外经验总结手术适应症为胆囊与周围无严重粘连且无其他禁忌症。

  Ⅰ.粘连不重的术前依据是:B超胆囊壁不厚、光滑,口服胆囊造影剂显影,并具有浓缩功能。

  Ⅱ.合并有以下症状或疾病的患者不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①不宜全身麻醉者;②有黄疸或严重黄疸病史者;③有胆管内结石者;④有出血倾向者;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⑥有上腹部手术史者;⑦合并妊娠者;⑧过度肥胖者。

  (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避免大切口术式诸多弊端,效果明显。小切口术式应用范围广,对腹壁较薄者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引流是可行的,且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所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不高的优点。

盘点最养胃的5种中成药,养胃必备!

现在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这和人们日常饮食不规律有很大的关系,养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还是靠平时的饮食调理。药物调理胃部也有疗效,有很多常见的中成药对养胃也有很大的作用,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1、红枣

1、红枣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不仅能入药,还能煲汤、煲糖水,具有健脾、养血、补气、和胃的功效,可以治疗气血不足、失眠、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大便溏稀。最方便的方法是洗净后嚼食。也可以先炒黑,再泡茶喝,对治疗胃疼有一定的效果。

2、莲子

莲子具有补脾胃、养心安神的功效,还可以止泻,而且口味甘甜,可以经常用来煲糖水。只要食用之前去掉莲心,就能发挥养胃的功效。

3、山药

山药具有帮助消化、健脾养胃的功效。山药既能煲汤,也能做菜,是可以经常食用的中药。挑选的时候要看看山药表面有无腐烂,粗细均匀的,表皮完整,形状平直的山药就是好的山药。

4、茨实

茨实可以经常用来煲汤、熬粥,其滋补脾胃的效果良好。对于脾胃不好容易拉肚子的人,茨实还能止泻、固津。因为茨实很硬,所以需要用比较多的时间来熬煮。更快捷的方法是把茨实打成粉末,放到汤或者粥里面同煮。

5、茯苓

茯苓具有利水除湿、和胃健脾、养颜抗衰的作用。可以将茯苓磨成粉末,放入粥里面同煮,也可以做成茯苓饼食用,还可以拌入蜂蜜后涂到糕点上蒸熟。

推荐阅读:

  1. 血虚风燥吃什么中成药,改善坏习惯身体好
  2. 治疗胆囊息肉的中成药有哪些
  3. 盘点最养胃的5种中成药,养胃必备!
  4. 补气养血的中成药,别乱吃哦~
  5. 湿热体质吃什么中成药?根据湿热类型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