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又叫吸筒疗法。古称角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拔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经数千年而不衰,早在晋代葛洪著的(肘后方)一书中就记载了这种方法,当时叫“角法”,因古时售角易得且使用较多而得名。早期的角法只在外科多用于吸血和排脓,有独特卓越的疗效,其后经过历代医家的临床发展,将此法扩大应用于其他病症。如(外台秘要)中记载:“患殗殜(肺痨之类)等病……即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许,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子数沸,以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良久,数数以此角之,令惠物出尽乃疾除”。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中提到“火罐气”说“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汽水出,风寒尽出”由此可知,这时已将此法用于风寒等病症,而且当时火罐已成为专门的特定医疗器具,在医界和民间的普及已达到相当程度。近年来随着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拔罐这种不用药物,操作简单又无多大痛苦,疗效确切的独特疗法,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拔罐疗法能湿散寒邪,活血行气,使人体气血畅通,“通则不痛”,所以它有止痛消肿等作用,拔罐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增强机能抵抗力,成为非药物疗法中的重要成员,凡能用针灸、推拿治疗的疾病,大部分均可用拔罐疗法,它不必花很多时间进行专门训练和投资,又没有什么危险性,因此是治病疾病的一种廉伝的较好方法。
一、罐的种类
罐得种类很多,有角罐、铁罐、铜罐、铝罐、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常用的是后四种,分述如下:
1、 角罐。多用牛角制成,大小不一,由材料大小而定,口径一般不超过6厘米,内空长不超过8厘米,选料要选角壁厚实无脱层的,尖端内空与口径端大小基本相等,不能顺着角的外形加工,若顶端小口径大,拔罐时没有多少吸附力。特点是不易摔破,能凉心泻肝,清胃中热,祛风利痰,辟邪解毒,不得蒸煮,煮后失去独特作用并会脱层。
2、竹罐。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去青皮和内膜,壁厚0.6—0.9厘米,形成腰鼓,口平整光滑。特点是轻巧、不易摔破,但易裂吸附力不大。
3、陶罐。陶土烧制而成,罐两端较小,中间略大,形如腰鼓。特点是吸力大,但较重易摔破。
4、 玻璃罐。玻璃制成,形状球状,口平滑,大小分一二三四五号。特点是使用时能看到被拔部分皮肤的淤血程度,便于掌控拔罐时间,临床上多用此罐,但易摔破。
5、抽气罐。由真空栓和罐两部分组成,在拔罐的基础上,利用抽真空的原理制成。特点是操作方便安全便于观察拔罐部分淤血程度,不易破损,可调罐内负压,大小种类很多,并能自己给自己背后拔罐,不需用火,但不能用作拔响罐和油走罐。
二、拔罐方式
只介绍常用的闪火法,用一根约14号铁丝,一头弯成握手的把手,另一头打扁,将药棉缠上约半寸一指粗,再缠上纱布,用胶布带缠紧,制成闪火棍,蘸以适量酒精后点燃,另一手抖一下(是防多余酒精滴在患者皮肤上)将火迅速关进罐内转一圈,很快退出,快速将罐扣在患者应拔的部位,往上提一下,看是否扣紧似防罐掉落,此法速度快,不会烫伤皮肤,安全可靠。拔罐一般10—15分钟左右,拔罐部位的皮肤出现充血或瘀斑现象即可启罐。如果感到患者皮肤有个别反映,拔几分钟就开始出现小水泡,并慢慢扩大,就不受时间限制可提前起罐,若患者感觉太紧难忍时,可用手指轻按罐边皮肤,放进少量空气即可,有的患者皮肤充血很快,也可提前起罐,若患者感到很舒适,也可适当延长起罐时间。起罐时用四指握罐,向小指方向倾斜,用大拇指外侧轻按罐边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起下,也可右手握罐,向小指方向倾斜,左手指轻按罐边皮肤,气进入罐内即可起下。起罐时切勿用力过猛,以免增加患者痛苦,起罐后为了使患者感到舒适,若面积大的部位吗,可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法,面积小可用指腹轻推揉。起罐后不要立即外出,宜休息片刻,因腠理打开,风邪易侵,减弱了治疗效果。
1、坐罐。是拔罐中最常用的方法,罐拔上后一般留罐5—15分钟,看皮肤表面反应的情况,若皮肤潮红有充血或有紫点即可起罐,罐不移动故叫坐罐或留罐。
2、 走罐。因需用润滑油才能走移故叫油走罐。一般用于面积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腰背、肩胸、臀、腿等部位,首先选好大小适宜的玻璃罐,在应拔部位涂上润滑剂,若治疗风湿、腰肌劳损、肩周炎等,拔罐时涂上风湿油、红花油之类作润滑剂,因拔罐时腠理打开,药易渗入毛孔有利治疗。用闪火法,迅速将罐扣在应拔部位,立即将罐移动,不能停,罐若吸紧就难移动,移动范围根据病情而定,腰背部可直拉,胸部宜顺助拉,腹部宜旋转移动,若某部肌肉麻木和有硬感,可在此部位一轻一重转动罐体螺旋形移动,如同按摩,至皮肤潮红或出痧为止。多用于肌肉萎缩、痛症、消化不良。
3、 响罐。闪火快速扣上按摇三下将罐用力提起,这样罐的响声很大,故名响罐。有的患者肌肉很少,皱纹又多,坐罐不易吸住,用响罐可以弥补,对于皮肌麻木、疼痛、小儿麻痹后遗症有一定疗效。
4、刺血罐。又叫刺络拔罐。是使经络中异常的血液被集中在局部皮下,经刺拔后排出体外,用于急慢性软组织损伤、风湿血瘀、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等症有较好的疗效。拔罐时先给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用消了毒的三棱针点刺或用已消毒的梅花针叩打,出血后立即拔罐,将淤血拔出。有时拔出的不是红色的血液,而是略微黄色的液体,偶尔也可感到像棉花一样的白色泡沫,这些泡沫是组织间隙中的组织液、淋巴液。它有吞噬细菌和产生抗体等作用,是循环系统中的一员,这些液体拔罐时从扎的针孔中出来,与人毛孔渗出的气体和罐口边渗入的气体混合后,就形成白色的泡沫或者淡红色泡沫,当人体有了病变,失去平衡,某部循环受阻,水不流则腐。通过放血疗法,放出体内异常的血液和体液,恢复正常循环,疾病也就随之好转,这就是刺血疗法的独特之处。
5、针罐。是针刺拔罐双管齐下的方法。将拔罐针刺有机结合起来,对治疗风湿痹症有较好疗效,民间流传一句“九针拔罐症去一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针罐是在应拔部位施以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将罐拔上,坐罐时间5—15分钟,罐内空的高度不得碰上针柄。
来月经腰痛是什么原因?注意这些疾病!
女性来月经的时候经常会感觉到腰痛,至于来月经腰痛是什么原因所致,很多女性常常忽略了这个问题,以为腰痛是正常的。来月经的时候,痛经也会伴随着腰痛,这和一些妇科疾病都有关系,比如子宫后位等。
1、子宫后位
经期的腰痛可能是因为子宫后位或其它疾患所致。所以女性如果有这个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
2、子宫内膜炎
正常经血呈暗红色,如果经血颜色为淡茶褐色,或气味发生变化同时体温升高和下腹痛,则可能患上了子宫内膜炎。
3、盆腔炎
来例假腰疼还有可能是经期发烧、下腹坠痛可能是患了盆腔炎。
4、子宫内膜异位
如果痛经越来越厉害、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则可能患上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女性一定要高度重视。
5、女性在经期,由于盆腔充血,会使人感到不适,如下腹发胀、腹泻、腰酸、尿频、便秘等,也有女性伴有疲倦、嗜睡、浮肿、烦躁等全身症状,人为地用力捶打腰背,会使盆腔更加充血和血流加快,导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反而使腰背酸痛更加严重。
月经来潮前后出现腰疼的症状是正常的,如果这个腰痛是可以忍受的,并且是虚痛的话,因为血液充盈聚积在腰腹部的缘故,当月经干净后,这种疼痛感就会消失了。另外,如果这种疼痛是比较严重的无法忍受的话,那么有可能是妇科炎症等基础病变导致的牵扯性疼痛。建议在月经干净后检查检查,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后,在月经来潮前注意加强营养,来缓解来月经的气血虚弱型体质,注意腰部保暖即可。经期注意卫生、防止感染,应注意外生殖器的清洁、经期不宜盆浴,可以淋浴,防止上行感染。
腰痛吃什么好?男人腰痛就吃它
腰痛对男人来讲可是一件不可小觑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在出现腰痛的症状后,要想对其有效缓解,男人们就可以吃以下几种食物。
1、淡菜
淡菜有补肝肾、益精血的功效。《随宜居饮食谱》中说它“补肾,益血填精”。《本草汇言》亦云:“淡菜,补虚养肾之药也,此物本属介类,气味甘美而淡,性本清凉,善治肾虚有热。”所以,凡肾虚羸瘦、劳热骨蒸、眩晕盗汗、腰痛阳痿之人,食之最宜。
2、猪肾
猪肾性平,味咸。唐·孟诜认为猪肾“主人肾虚”。《日华子本草》说它“补水脏,治耳聋”。水脏者实指肾脏而言。故凡因肾虚所致的腰酸腰痛、遗精、盗汗及老人肾虚耳聋耳鸣,宜常食之。
3、羊肉
羊肉对肾虚腰痛、遗精、阳痿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其还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肾亏阳痿、体虚怕冷等都也有一定的效果。它能补肾壮阳,补精血,可谓滋补强壮药。
男人经常两边腰痛是怎么回事?
腰痛很多男性朋友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一两天就好了,有的可能长期不好经常疼痛,这势必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男人腰痛,究竟谁是罪魁祸首呢?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原因会导致腰痛?
1、肾虚
对于男人腰痛这个问题,首先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男人会出现这个问题有可能是肾虚导致的,如果男性在日常生活不规律还有就是过分的消耗精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会引起腰疼的情况。
2、运动过量
男性在日常会通过做一些运动来保养身体,还有就是锻炼好身材。但你要是运动过量,那么就会让你腰部的肌肉被拉伤,从而让你出现腰痛的情况。
3、腰部有病
有些男性来说,在日常会出现腰部疼痛还是由一些疾病造成的,打个比方来说,对于那些腰椎间盘突出的人群来说,他们在日常就会经常出现腰痛。
那些腰部有疾病的人群来说,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进行积极的治疗,争取早日把疾病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