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最好常备3种酱油
家中最好常备3种酱油
日常烹饪,最离不开的就是酱油,提香、上色、还能补充营养。但人们经常是一瓶酱油用到底,既炒菜又凉拌,既做汤又蘸食,这其实并不科学。中国调味品协会科技处处长左宝起介绍,选酱油要学会看标签。
酿造酱油更纯正。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最重要的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还是配制酱油。酿造酱油不含有其他添加成分;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相比较来看,酿造酱油的粮食成分更纯正些。
等级越高味越鲜。看标签还要看等级,酱油的鲜味取决于氨基酸酞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酞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味道更鲜美。按我国现行标准,酱油分为四个等级,但是,并不是说氨基酸酞氮越高,酱油就越好。因为配兑酱油的氨基酸酞氮也很高,或者是有一些不法的供应商在里面加了很多鲜味剂,氨基酸酞氮也很高,这也不等于是完全很好的酱油。
生抽炒菜,老抽上色。“生抽和老抽主要是根据工艺来分。”左宝起介绍,生抽颜色比较淡,呈红褐色,味道较咸,炒菜、做汤均可。老抽酱油是在生抽酱油的基础上,把榨制的酱油再晒制2—3个月,经沉淀过滤即为老抽酱油。其产品质量比生抽酱油更加浓郁,适合给食物上色,如红烧。
烹调酱油别生吃。“炒菜、凉拌不能都选用一种酱油。”左宝起指出,现行的中国《酿造酱油》中要求酱油标明是“佐餐酱油”还是“烹饪酱油”,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烹调酱油既有生抽也有老抽,一般不能用来生吃,因为合格的烹调酱油里,仍然带有少量细菌,需要加热才能食用。佐餐酱油一般是生抽,菌落总数小于或等于30000个/毫升,蘸食、凉拌都不会危害健康。“不过新的酱油标准正在修订中,到时将把烹调酱油的标准提高到可以生食的水平。”左宝起说,不过现阶段,家里最好备烹调生抽、烹调老抽、佐餐酱油三种。
饮食新知:喝酸梅汤真能降脂
如今,在很多餐馆,酸梅汤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饮料。此外,市面上还有许多罐装或瓶装的酸梅汤饮料,声称以乌梅、山楂等纯天然原料熬制而成,具有解油腻、降血脂的功效,还能帮助减肥。酸梅汤真的有这种效果吗?
传统的酸梅汤主要以乌梅、山楂加水加糖煮制而成。有说法认为,乌梅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这些物质能加速脂质代谢,从而能清除血液内多余的脂肪,进而有利于控制体重。
研究表示,新鲜的乌梅是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100克中的抗氧化物总含量大约是175~345毫克左右。但目前的研究并不能证明这些抗氧化成分可以帮助降脂减肥。而且,市售的酸梅汤饮料在制作时用的乌梅很少,汤里的抗氧化物质含量更少。想要获得更多的多酚类抗氧化物质,还不如多吃点蔬果,直接吃乌梅也比喝酸梅汤效果好。
酸梅汤中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降血脂成分呢?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有研究对一组轻度高胆固醇血症的人进行研究发现,每天吃100克梅子有利于降低血脂水平,不过研究者认为是因为梅子中膳食纤维的作用。但是,酸梅汤却几乎不含膳食纤维。
酸梅汤只是一种普通的饮料,煮制时,由于乌梅本身的味道很酸,还有点苦涩,所以为了口感只添加甚少的乌梅,反而会多加糖。市售的乌梅汤饮料糖含量不低,一瓶500毫升的饮料中大约有白糖50克左右。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的建议是每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不超过约25克。过多的糖会增加能量摄入,从而还会增加肥胖、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人体并没有好处。所以,把酸梅汤当作解暑饮料,偶尔喝喝还是可以的,至于那些保健功能,还是不要太迷信。
如何饮食预防慢性病
最近又报道统计,80%的广东人死于慢性疾病,然而,营养学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引发我国居民死亡的前三位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前两位与膳食结构不合理有明显关系,也就是说:心脑血管、肿瘤、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大多是吃出来的!如何改善饮食才可以预防慢性病呢,下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动植物均衡的膳食才是健康合格的膳食结构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动植物性食物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当今世界各国的膳食结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1、动植物均衡;2、高动物、低植物;3、高植物、低动物。高动物、低植物膳食,膳食质量好,但常伴有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是诱发肥胖病、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高植物、低动物膳食,膳食质量差,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低,是发生营养缺乏症的重要原因。只有动植物均衡的膳食才是健康合格的膳食结构。
预防慢性病应调整膳食结构
有关专家针对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的变迁和健康、疾病状况,制定了目前的膳食结构调整方案,“稳定粮食,保证蔬菜,增加奶类,调整肉类”。
稳定粮食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三高一低”(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质、低纤维)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有益。所以,在膳食中,粮食的消费不能再降了。
保证蔬菜
蔬菜是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的重要来源,在体内有多种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对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抗氧化作用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一般认为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对预防癌症和心血管病有好处。
增加奶类
奶类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钙,不仅含量高,而且吸收、利用率也高,对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阻止中老年的骨质疏松有重要意义。
调整肉类
即调整肉食结构。中国人绝大多数食肉以猪肉为主。而猪肉与禽肉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脂肪含量较高。因此,应调整以鱼肉禽肉为主的肉食结构。
专家强调,保持我国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的基本特点,又能提高膳食质量,特别是蛋白质和钙的数量和质量,还能防止“三高一低”膳食的缺陷,既能预防营养缺乏病,又能预防慢性病,应予提倡。
能够预防慢性病食物
红薯:纤维素不是最多,但是最好。红薯所含的纤维素虽不如菜叶多,但以水溶性的为主,总纤维含量也不少,是防治便秘较好的食物。挑选时,尽量选颜色深的,所含的类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更丰富。
推荐吃法:红薯小米粥、红薯烧排骨、红薯面馒头。
紫薯:抗氧化、抗癌作用强。紫薯除含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2、胡萝卜素、维生素C、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值得一提的是,紫薯富含硒元素,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所含的黏膜蛋白,还有防癌、抗癌作用。
推荐吃法:紫薯花卷、紫薯馒头、紫薯发糕、酸奶葡萄干紫薯泥、紫薯麦片粥。
特别提示:红薯、紫薯最好不要空腹吃,容易感觉烧心。一次也最好不要吃太多,否则容易出现淀粉消化不良症状:如泛酸、腹胀。建议可与含脂肪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同吃,如鸡蛋,或配合其他蔬菜食用。
马铃薯(土豆):补充维生素C的能手。土豆富含维生素C,且不容易在烹调过程中损失。有实验曾拿土豆和菠菜进行烹调实验,比较两者加工后维生素C的剩余量。结果,菠菜水煮5分钟只剩下35%。土豆即使去皮水煮,还剩余83%。
推荐吃法: 土豆焖牛肉、肉片土豆焖扁豆、羊肉蘑菇土豆泥。
特别提示:土豆最好别用油炸,如炸薯条、炸薯片,这样不仅摄入油脂多,还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