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办公室话语权较劲
职场上的话语权到底有多重要,问问李大嘴就知道了。头一次跟有话语权的人聊天,他吓得只能一个劲儿用“我叫不紧张”给自己壮胆儿。
“有话语权就那么重要吗?”人家问。
“那可不是咋的,你说呢?”在大嘴眼里,这个问题本身就多余,答案是明摆着的嘛。
所谓话语权,其实就是控制舆论的能力——关键不在于话多话少,而在于分量。就像选秀比赛里的评分规则,虽说现场每个人的意见都要包含在内,但普通观众的投票价值1分,媒体记者的投票价值2分,而专业评审的一票则价值3分——这就是最直观的话语权的差异。
一个朋友在杂志社工作,编辑部十几个人,每周都要抽出一个下午时间,来讨论稿子的标题。据她描述,每次“头脑风暴”大家都能冒出不少好点子,但究竟哪个最好,却总是争执不下。这时候,唯一的办法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主编,让他做最后的决定——或者从N多备选项里挑一个,或者彻底推翻重来。有意思的是,每次这位主编把定稿后的标题再拿给大家看时,得到的往往是一片赞扬之声,反对意见偃旗息鼓。
可见,当一个人在团队里得到认可,大家都愿意追随或者服从他的时候,他就有了话语权。虽然他这时候说的还是自己想说的话,但是威力却比从前大得多——此时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整合了整个团队的意志,变得无比强悍。
怪不得李大嘴紧张呢,说得过分点儿,跟“话语权”聊天,就是在接受人民群众普遍意志的审判。万一演砸了,自己就一下子站到主流的对立面上去了,万劫不复倒不至于,但最起码,今后要想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就比较困难了。
血淋淋的例子摆在眼前。由于家庭住址被掌握着话语权的《江湖月报》曝光,“太极大侠马小强于上月初五在家门口惨遭围殴,至今昏迷不醒。”看见没有,“话语权”说谁是坏人,然后只要挥一挥手,人民群众就会一拥而上,打他个遍体鳞伤。
办公室里也有相似的场景。那个男同事其实请你吃过几次饭的,但大家都说他鸡贼,从来一毛不拔,任你再怎么替他申辩也是枉然。还有那个传说中矫情到有些变态的女同事,如果你愿意刨根问底的话,可能没几个人能举出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她到底哪件事做得不地道。
职场和选秀比赛不一样,我们每个人既是参赛选手,又兼有评委的职责——既评判他人,又被他人评判。同样是pK,如果你的意见权重比别人大,那么在赛场上就具有了先天的优势。因此,能否放大自己的意见,让自己变得重要起来,关键就在于是否掌握着办公室话语权。
有些话语权是天然的,你占据了这个位置,自然在很多问题上就能“说了算”。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杂志社主编,比如作为管理者的客栈老板佟湘玉,职位赋予他们的权力就是最终拍板,一锤定音。
至于怎么定音、定什么音,佟湘玉是有决定权的——她可以组织大家投票,举手表决是否把店交给赛貂蝉,或者小贝是不是该习武。但同样的,如果某件事她真的有了主意,一句“就这么定了”,即便大家再不满意,也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这时候,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在话语权面前,你只有乖乖服从的份儿。
${FDpageBreak}
还有一些话语权是后天形成的。同样是打工仔,白展堂明显就比李大嘴说话有分量,而人微言轻的莫小贝在绝大多数场合里,更是只有乖乖服从的份儿。
也就是说,除了权力之外,民间意见领袖同样可以占据办公室话语权:他没有一官半职,这种“说了算”的权力也得不到任何制度上的保证,但真要是遇到问题了,大家总是愿意听听他的想法,看看他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进而,他的想法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态度,并且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同。
这或许就是江湖上说的“带头大哥”吧。这“大哥”的地位,来自经年累月的积累,实打实的历史业绩,也来自资历、威望和口碑。你看人家白展堂,有危险第一个往上冲,遇到麻烦也总能想出万全之策,这么个主心骨,由不得别人不信服。
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带头大哥”的话语权比领导职位的话语权,更有决定意义。职场斗争中,下属合起伙儿来做掉上司,这种事你我都不是没听说过。这也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做上司的,尽量避免和“带头大哥”正面交锋的原因。如果可能的话,“招安”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就像佟湘玉和白展堂,永远站在同一战线上,煞是和谐。
因为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清楚,挑战“话语权”,不仅仅是比拼个人实力,更重要的是,要挑战他背后所有支持者的思维习惯和情感惯性。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话又说回来,作为个人,我们当然不可能事事都和拥有话语权的人保持一致。所以当他说“这是黑色”的时候,即便你再确信眼前这东西是红色绿色黄色蓝色,也不要当面反驳他,而是找一个合适的场合,抱着请教的姿态问他:这为什么是黑色?或者,找一个你认为是黑色的东西让他分辨一下,两个“黑色”到底一样不一样。
总之一句话,千万别冒犯话语权,即便是你对自己有十足的把握。
不宜太早规划职业生涯
“大学生在学校就开始职业生涯规划为时太早,应该做的是如何转变角色,成为一个‘职场人’”、“学校的分科教育不能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应该提升学生就业的兼容性”、“企业对新人多一点宽容度,不应有经验歧视”……日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向14位来自业界的专家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他们都是自己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是职业经理人,已经在外贸学院学位后基地授课一年以上,并且通过了学生的“考核”。在仪式结束后的座谈会上,这些特聘教授们对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大学生最需要考虑改变角色
在大学期间就谈职业生涯规划是空中楼阁。大学生就业最需要考虑的是改变角色。这是不少企业负责人对大学生提出的建议。
已经在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担任了几年特聘教授的奥耐斯蒂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青湖称,在面试时不少学生一开口就是自己远大的发展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但他们对进入应聘的企业后承担什么角色身份都没有弄清楚。大学生的心态是“地基”,能力是高楼,只有好的心态才能为今后打下好的基础。
上海一家旅游企业的董事长凌进也说,她在招聘员工时,不少名牌高校的学生一谈就是自己远大的理想,而问他想来公司应聘什么职位,回答总是随便、不知道。连分工都不清楚,让人担忧应聘后是否能够胜任。
因此,他们建议,大学生在就业时,应该先考虑如何进入职场的角色转变,然后再考虑自己的提升问题,最后才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短期或者长期的职业生涯规划。说到底,大学生应该多一点踏踏实实“走楼梯”的心态,而不是“坐电梯”。
不能让专业成为就业瓶颈
“专业背景应该成为学生就业的优势,但学校不能让专业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北京一家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孟凡强称,作为企业,他关注学生的专业背景,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透露,公司曾经招过一些著名医科大学心理卫生专业的大学生,遇到病人感冒发烧也会束手无措。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常常是跑来问他怎么办,而不是自己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他建议,学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兼容性,不能让分科教育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
企业对新人多一点宽容
“新来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干”、“名牌高校的大学生跳槽率太高”,这些都是经常能够听到的抱怨。不过,企业对新人应该多一点宽容,少一点就业歧视、校际歧视。这也是座谈会上特聘教授们的建议。
据介绍,不少企业往往愿意招聘有经验的员工,可以立即派上用场;也有企业担忧名牌高校的学生稳定性差,喜欢隔三岔五地跳槽。其实,上述观点未必正确。陈青湖就表示,如果企业的流程都没有问题,毕业生只要进入这个流程,应该很快就能融入角色。
特聘教授们还建议,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现在不少高校把实习安排在大四,一般到这时候,学生的实习已经带有“功利”色彩。事实上,实习可以从低年级开始,尤其是那些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更应如此。
打破职场生活心理枷锁
行走职场,你经常觉得战战兢兢、垂头丧气、畏首畏尾吗?那么很可能,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心理奴隶”。
所谓“心理奴隶”,实际上是在形容一些职场人被某种死板认知或理念束缚后困顿不安的生存方式。他们背负着各式各样的精神负担,然后将自己陷入条条框框中举步维艰又茫然无措。但是,职场专家告诉我们,这些“心理奴隶”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打破心灵上的重重枷锁,重新获得职场上如鱼得水的自由。
打碎第一重枷锁:肯定自我“管他别人怎么想”
心理症状:
“穿这套衣服上班,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卖弄风情呢?”、“今天加班,别人会不会认为我是故意表现呢?”、“和领导吃午饭,别人会不会误会打小报告的人是我呢?”、“如果现在发言,会不会被别人嘲笑呢?”……太多的“别人”,让肖琳终日进退维谷,烦闷得喘不过气来。
专家把脉:
在心理学上,当敏感个体严重被环境因素左右时,往往缺乏独立的判断能力。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是当事人的自信心建立主要依托于“外界肯定”的幼儿模式,而不是基于“自身认可”的成人模式。因此像肖琳这样心理奴隶经常由于自我成就感的缺失而加倍在意外界的评判标准,在行为上经常犹豫不决,进退两难。
职业对策:
改善这种情况的最根本方法就是使当事人建立起内在的自信心。
第一步就是先学会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发现自己“优于别人”的特点,比如“我比某某更会砍价”、“这个报告我交的比某某早,我比他更有效率”、“下雨天我包里有伞,我更有先见之明”……第二步则是要学会“以自己为中心”地做一些生活中的小决定,比如“今天心情好,穿件粉色的上衣”、“明天下午要去逛街,索性今天加班多干一点吧”……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可以帮助你将行为的注意力逐渐集中到完成任务的根本宗旨上来,从而一点点摆脱“别人”的掌控与束缚。
${FDpageBreak}
打碎第二重枷锁:积极思考否定“我肯定不行”
心理案例:
傅明很苦恼 为什么办公室里的其他人整天那么乐观,就连做错了事也能“阿Q”一下,而自己总是想着“我肯定不行”这五个字:“这个报告就算写完了领导也一定不在意”、“新方案我肯定不适应”,“我干得再卖命也没人会表扬”……
专家把脉:
像傅明这样的心理奴隶,通常会认为自己缺乏机遇、缺乏赏识,以至于会“注定的”一事无成。当现实的确被他们言中的时候,会进一步加重这种固执消极的自我认知。
本身定位于消极,会使当事人由于缺乏对于“成功”的期待而倍加恐惧失败,从而在自怨自怜中无法竭尽全力,甚至拒绝努力。
职业对策:
挣脱这种消极枷锁的方法是培养出积极的思考方式。
像傅明这样的人,往往容易看到很多潜在却并不一定发生的困难与阻碍。
打消消极预期的方法就是将一件事拆分成具有若干步骤的“小事”,并且将这个过程落实成文字。比如你面临一个“提交个人企划”的任务,则可以在纸上写出如下步骤:“收集信息——明确思路——确定基本框架——下班后找到空闲时间——撰写——修改——递交——等待反馈”。然后在任务的具体进行中,完成一步就在纸上划掉步。这种“大变小”的处理方式,会使你很容易把握未来方向,并且在明确目标并付出努力的过程中,逐渐忽略那些困扰自身的“消极”因素。
${FDpageBreak}
打碎第三重枷锁:鼓励创新拒绝“再也不这样”
心理案例:
只要是没得着好结果的事情,文慧都能从中吸取到“教训”并且铭记于心:“上次参与的改革企划收效不好,今后再也不效法了”、“昨天开会主动发言,结果被领导说想法片面,以后再也不吱声了”、“提交的方案完全不被采纳,以后再也不操心了。”……时间越长,“不能做”的事情就越多。
专家把脉:
在心理学的“动机体系”中,存在两种认知倾向,一种是“对于失败的恐惧”,另一种是“对于成功的需求”。当前者大于后者时,人就会因为过多顾忌“安全性”和“稳妥性”而逐渐丧失冒险精神及创造力,并通常在作为上平庸无奇,而当后者大于前者时,人则将目标的实现与梦想的达成作为努力的最大方向,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往往也容易达成较高的职业成就。
职业对策:
这种“记性超好”又“怕处很多”的心理奴隶,需要及时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担心害怕?而究竟又在具体担心害怕些什么东西?在找到了明确的心理症结后,应当尽量把握“相似但刺激较弱”的其他机会努力攻克症结。
比如文慧因为曾经被领导指出“想法片面”而不敢再在会议上主动发言。那么应当明确她需要强化的东西就是“发言”。她可以先尝试在同事之间的日常工作讨论中主动发表看法,因为即使遭遇到不同意见也没有“上级否定下级”的尴尬与灰心,并且要尝试寻求有利依据,维护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苟同:等到她切实具备与人辩论的勇气后,就不再惧怕别人的质疑了,同时也具备了较为缜密的思维方式,进而可以重新尝试在领导面前表达主张。
${FDpageBreak}
打碎第四重枷锁:把握优势别后悔“已经太晚了”
心理案例:
在艾米看来,自己错过了太多有意义的事情:26岁为什么没有进修在职硕士呢?29岁为什么没有辞职生孩子呢?30岁为什么没有竞聘部门经理呢?……如果世上真的有人卖“后悔药”,她一定第一个跑去买。
专家把脉:
“爱后悔”是艾米这样的心理奴隶最显着的特征。他们经常由于当时判断上的疏忽大意或者盲目乐观,而致使种种的职业预期与职业理想不能变为现实,而又在事后“追悔不已”的心态下悲观绝望。他们习惯将事情视为“当时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自认为人在某个年龄阶段就“必须”做某件事情,一旦错过最佳时机便回天无术,只能听天由命。
职业对策:
这些容易后悔的人,可以考虑尝试心理学上的“三栏技术法”来缓解味消极的悲观情绪。首先找一张白纸划分为三栏,分别命名为“后悔的事”、“维误区”和“合理反应”。首先在第一栏中将自己认为后悔或错过的事详细充分地写出来,尽情宣泄情绪,然后在第二栏中与自己所写的内容逐一进行辩论,并将所有盲目的后悔与绝望逐一批判,而后在第三栏中总结出自己与该事件相关的现有资源,认真思考怎样利用这些资源,尽量使现实得以最大程度地挽回,并将各项打算与计划按步骤写清。这种方法会帮助你在将笼统“后悔”落到实处的同时,也看清自己现存的优势,并暗示你积极应对。
职场新人应如何自我减压?
高帕族:调整心态是关键
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咨询、投行、法律等行业堪称“高帕族”集聚区。所谓“高帕族”,就是压力较高的职场一族,他们整天疲于奔命,越来越没有耐心,日子过得很焦虑,就想着攒钱买房、买车,有房的还想买更大的房、有车的还想买更好的车。“高帕族”的欲望与焦虑展露无遗。
心理咨询师程先生表示,作为职场新人,尤其是未来将从事高压力行业工作的新人,调整心态是最为关键的。“要知道学校和职场环境很不同,工作之后需要担负责任,自然也要承担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中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程先生认为,即将毕业的应届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在毕业前参加企业的实习项目,尽快了解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借此作为一个缓冲期,更好地调整好自我的心态,做好全方位的入职准备。
零帕族:适当压力助成长
近来,各大BBS上关于“零帕族”的讨论也不少,而年轻白领和大学生是其中的主力人群。与“高帕族”相对,“零帕族”就是指无压力族群,他们从容面对工作、生活、学习、人际等重重压力,保持健康、乐观心态。对于许多被认定为时下必需的东西,他们总是有着不同的见解,比如买房,“零帕族”会认为租房没有过重经济负担,也不降低生活品质,是明智的选择。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处,“零帕族”不怨天尤人,相信知足常乐,能享受一份安宁,有一份稳定的职业,就是一种幸福。
对大学生自称“零帕族”的现象,心理咨询师程先生表示了一定的担忧。“等他们真正进入职场就会发现,所谓校园里的压力,根本都算不上什么压力。”他认为,大学生“零帕族”可能会对“零帕”的真正意义有所曲解,这并不是说工作上不给自己任何压力,而是指面对压力时的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况且,工作中必须要有适当的压力,才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程先生表示,过多或过少的压力其实都对职场中人起到负面作用。如果压力太大,很多人会对工作产生倦怠、厌烦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但如果压力太小,人们往往也会养成懒惰的习惯,认为工作是无趣的事情,无法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某种程度上产生的负面效应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