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中医养生:正确艾灸保健预防疾病遵守五大原则

时间:2013-09-13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艾灸是我国古代就有的一种中医穴位疗法,正确的进行艾灸可预防外科内科妇科等多种疾病。用中医的话说,它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如果自己在家艾灸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伤害身体。

1、艾绒质量

选择质量好的艾绒。劣质艾绒,生硬不团聚,燃烧时火力暴躁,易使患者感觉灼痛,甚至熏烤时石粒脱落,灼伤皮肤。

2、环境通风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伤害人体。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是哮喘病人慎用艾灸。

3、施灸部位

施灸的部位,妊娠期妇女的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颜面五官、阴部、有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不宜直接灸;头部、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不可多灸。

4、避免烫伤

施灸时应及时调整灸火与皮肤间的距离。有些患者局部寒气大,初灸时,对艾火的忍耐力强,常常不知不觉将艾火靠近皮肤,结果将皮肤灼痛。实际上,以灸至皮肤发红为度,每次灸10—15分钟为宜。

5、注意次数

体质壮、病情轻、病程短者,灸治1—2次即可;体质差、病情重、病程长者,可灸数月乃至1年以上。初灸时,每日1次;长期灸治者,3次后改为2—3天1次。

用艾灸来治疗湿疹,让你彻底告别它

艾灸是中华医学的瑰宝,与针灸,火罐相同。都是老祖宗留给咱们的好东西。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皮肤病。治疗方法虽多效果却不理想,其实艾灸也可以用来治疗湿疹,效果是很不错的。

治疗湿疹最有效的方法是点刺放血和艾灸,同时配合饮食。

比如可以做米糊,里面放山药、薏米、黑豆、黑芝麻、红枣、枸杞等食材。头一天晚上泡上,第二天一早就打成米糊。在治疗的过程中忌口也是相当重要的。辛辣刺激性食物,烟酒都要忌掉。还要运动加上好的睡眠,好的心态这些都很重要。

点刺放血

点刺放血就是给身体一个重新以旧血换新血的过程,使有病邪的血排出来,使新鲜的血液生成。在督脉和膀胱经点刺放血可以很好的扶正气,祛湿邪。如果出血量少,隔3-5天再放一次,如果出血量大,隔一周或十几天再放一次。根据病人的状态,可以放血3-5次。另外曲池、血海、和病灶部位也要点刺放血。病灶部位点刺放血很重要。不把皮下的毒血清理出来,没有新鲜血参与运转,很难修复。

病灶部位点刺放血后,拔罐,然后艾灸。

单纯艾灸患处还不行,因为身体里湿邪重,元气不能濡养皮肤,所以还要艾灸扶正穴位,给你的身体补充正能量。因此要加灸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也可以使用白醋和艾灰涂抹在患处,但是艾灰一定是比较好的艾灰。就是这个艾条是好的艾条,才可以使用这样的艾灰。所以治疗皮肤类疾病,如果发现苗头就要及时治疗,免得泛滥成灾。

艾灸后出现这些症状正常吗?

1、出现皮疹,发痒

如体内湿气较重,灸治过程中面部或身体上会出现小皮疹,并且发痒,这是体内湿气外排的表现。此种情况可继续施灸以观察,如皮疹自行消退则罢,不退或加重则可加灸曲池、合谷。妇科问题严重的患者,施灸时就会在肚脐周围,腹股沟处出现这些症状。

2、有麻感、穴位冒寒气

灸后膝盖处有向外冒风感或发麻感;还有艾灸命门穴或肚脐是涌泉穴发凉,属风邪外排或寒湿气外排现象。

3、红白相间斑点

如果灸后皮肤潮红不均匀,潮红中间夹杂大小不一的浅白色斑点,有的甚至白色多红色少!这是由于局部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提示要继续进行艾灸治疗,直到灸处温热感增强,灸后皮肤白色斑点消失,出现均匀的潮红、汗出为一个疗程的充足剂量。

4、皮肤成片潮红、有水汽

在艾灸过程中,穴位周围皮肤还会出现成片的潮红,甚至有水汽,手摸起来有潮润的感觉(一般在用灸盒或灸罐施灸的情况下出现这种现象,艾灸悬灸较少出现这种反应),这种反应多是表明一次的灸量已经相对足够,可以停止本次施灸。

5、穴位深处出现响动

有时在施灸过程中,特别是在施灸一定疗程之后,灸友会感觉在穴位深处有响动,这是达到一定灸量之后,长久积滞的经络得以疏通的表现。久病和难治性疾病多在出现穴下深处有响动之后明显好转。

夏季调养脾胃试试中医艾灸

夏季养生试试艾灸

艾灸疗法以其疗效著称,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散寒、行气通络、扶阳固脱、升阳举陷、拔毒泄热、防病保健的作用,对于治疗脾胃病或改善脾胃病症状疗效显著。

艾灸疗法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艾灸保健也越发被重视。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艾灸也进入了现代艾灸时代,因为艾灸时不能吹冷风,不能开空调,所以在炎热的夏季现代艾灸无烟无火的优势变得越发重要。

夏季常见脾胃病灸疗方法:

1、胃脘部疼痛,可艾灸中脘、神阙、天枢、足三里,脾虚严重可加脾俞、胃俞补益脾胃;腹胀明显可加气海调理气机;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的可选中脘、足三里、内关;泛酸干呕明显可加用公孙;嗳气明显可加用膻中。

2、腹泻,可艾灸天枢、足三里、神阙、三阴交、水分,久泄虚弱可加灸脾俞、胃俞穴。

3、便秘,可艾灸上巨虚、中脘、天枢、大肠俞,虚证可加气海、关元、温煦、下焦助散结。

4、呃逆,可艾灸天突、膈俞、内关、足三里。也可强刺激攒竹穴,灸中魁缓解急性期的发作。

艾灸禁忌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推荐阅读:

  1. 用艾灸来治疗湿疹,让你彻底告别它
  2. 艾灸后出现这些症状正常吗?
  3. 夏季调养脾胃试试中医艾灸
  4. 脱发病人能艾灸吗
  5. 艾灸可有效治疗秋冬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