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保健的艾灸穴位的选取

时间:2017-06-26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1、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2、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3、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4、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5、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幼儿保健】新生儿呕吐如何护理?

新生儿由于身体发育尚不完全,所以护理不当的话极易诱发身体不适,比如发烧、腹泻、呕吐等,那么新生儿呕吐究竟如何护理好呢?

【幼儿保健】新生儿呕吐如何护理?

  1、提倡抱起喂奶,必须卧位哺乳时,采用头高脚低位

  母乳喂养的宝宝,每次哺乳前用温开水擦洗乳头,并以四指托起乳房,拇指置于乳头上乳晕处,减慢乳汁的流出;人工喂养的妈妈每次哺乳前,用开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满奶头后再哺乳,乳头孔不要过大。哺乳后直立抱起宝宝并拍背,使吞咽的空气排出,哺乳后不宜短时间内抬起下肢更换尿布。

  2、对经常呕吐的婴幼儿如果排除了器质病变、消化道炎症,那么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选择头高脚低侧卧位,以头部抬高15℃为宜,对胃食管返流患儿可取头侧俯卧位,每次20分钟,每日2—4次。

  3、再发性呕吐和神经性呕吐

  爸妈要合理安排宝宝的生活,包括饮食制度,加强体育锻炼和增加生理睡眠时间。保持环境清洁,宝宝的呕吐物及时处理,污染的衣服、床单、被子及时更换,以免继续刺激患儿。

  4、对于容易呕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后或者咳嗽后呕吐的

  应当在平时加强营养和体育锻炼以提高机体免疫力,或者给宝宝服用牛初乳、转移因子以预防感冒,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太饱。

  5、婴儿服药时也容易引起呕吐者

  在喂药液时,药液不要太热,太冷;难喂呕吐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肠管的逆蠕动,同时伴腹肌和膈肌的强烈痉挛收缩,迫使食管和胃肠道内容物从口中涌出的一种症状。

支原体尿道炎怎么治疗?饮食保健早知道

  支原体尿道炎患者会出现一些膀胱刺激症,腰痛,发热的症状也常见,特别是女性容易感染尿道炎,一些治疗尿道炎的食疗方法效果不错。

支原体尿道炎怎么治疗?饮食保健早知道

  泌尿道感染食疗方:

  【处方 1 】

  组成: 绿豆或 赤小豆 15克, 薏苡仁 15 克。

  制作与用法: 绿豆或赤小豆同薏苡仁煮粥, 加冰糖一匙食用。

  主治: 尿路感染。

  【处方 2 】

  组成: 鸭跖草 15 克, 薏苡仁 60 克, 冰糖。

  制作与用法: 鸭跖草煎水取汁一碗, 薏苡仁煮粥 2 碗, 上料与药汁调匀后加冰糖 1 匙。常服。

  功效: 去热、解毒、利尿。

  主治: 尿路感染。

  【处方 3 】

  组成: 灯芯草 6 克, 竹叶青 4 枚, 薏苡仁 30 克, 冰糖。

  制作与用法: 将灯芯草或竹叶青水煎挤汁, 加薏苡仁煮粥, 再加冰糖一匙食用。

  功效: 利尿解毒。

  主治: 尿路感染。

  【处方 4 】

  组成: 田螺肉 15 克, 葱末 6 克,薏苡仁。

  制作与用法: 田螺肉加葱末、酒、酱油、盐、味精, 炒熟后, 放入薏苡仁煮粥食用。

  主治: 尿路感染。

养生保健用到葱、姜、蒜

葱、姜、蒜不光是烹饪菜肴的调味佳品,而它们的药用价值早已载入中国医药巨典《本草纲目》,千百年来民间百姓常随手采集用于疗伤治病,价廉效着。

葱:

葱,百合科植物,其味辛辣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解表散寒、通阳抑菌之功效。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葱可除肝中邪气,安中利五脏,杀百药毒。”明朝李时诊说:“葱乃释家五荤之一,生辛散,熟悉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葱全身可入药,带须葱白外用能散寒发汗,内服可通阳止痛;而葱叶利尿、葱籽强壮,葱汁解毒。中医临床上可用葱白三根加生姜三片水煎服,治风寒感冒,发烧头痛;将葱白捣成汁滴汗时,用生葱白、生姜各15克与食盐少许捣成糊状,用布包好涂擦手心脚心、前胸后背及肘窝腋窝,可发汗退烧。婴儿感冒吐奶,可用葱白2至3棵切碎加入一小杯人乳中上屉蒸透,取乳汁分数次喂服,疗效极佳。小儿麻诊出不透,可用带须葱白捣烂敷在肚脐上,疹子很快出齐。另外,生葱捣烂外擦可治蜂蜇伤。

姜:

姜为姜科植物,根茎味辛性微温,气香特异,入肺、脾、胃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功效。药用可分鲜姜、干姜和泡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说明姜的药用价值之大,范围之广。中医硏究认为,姜常用于外感风寒,痰湿犯肺或脾虚胃寒,水湿内停。将生姜捣汁冲服或煎汤内服,可解食鱼蟹中毒。由于姜辛散力较强,又有化痰止呕之功,配鲜竹洒水治中风痰迷、口噤不语等症。生姜煮熟后刺激性较小,能温中祛寒,可治胃寒腹痛。姜皮性味辛凉,有行水之效,临床配茯苓皮、桑白皮、五加皮、大腹皮等诸味中药可治皮表水肿。据药理硏究表明,生姜所含挥发油能使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温暖,兴奋神经。姜辣素能刺激胃液分泌,有促进消化作用,大量服用可治口干、喉痛,吸收后由肾排泄,刺激肾炎发作,故肾病者甚用。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可治寒性吐泻,脘腹冷痛,肢冷脉微,痰饮喘咳。泡姜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蒜:

大蒜又名葫,为百合科植物的根茎,其性温味辛辣,所含大蒜辣素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细菌性、真菌性与原虫性感染有明显的治疗与预防价值。明李时珍着《本草纲目》称:大蒜“其气熏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辟邪恶,消痛肿,化症积肉食此其功也。”古希腊运动员将大蒜作为保健食品,古罗马人用大蒜治疗伤风、哮喘、麻诊、惊厥等疾病疗效极佳。公元5世纪,印度人发现吃大蒜能增强智力,嗓音宏亮。中医硏究发现,用大蒜3至5瓣捣烂开水送服或取独头蒜以炭火烧熟,每次服3克,可治痢疾、急性肠炎;每日服数瓣醋浸蒜治心腹冷痛,3日可愈。口服大蒜汁加奶油可治高血脂症。大蒜4头切片煎水趁热熏洗外阴可治阴部搔痒;生吃大蒜配合温盐水漱口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好方法。

推荐阅读:

  1. 【幼儿保健】新生儿呕吐如何护理?
  2. 支原体尿道炎怎么治疗?饮食保健早知道
  3. 养生保健用到葱、姜、蒜
  4. 宫寒艾灸穴位
  5. 春季养生保健 美味药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