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 >

小儿夜啼的艾灸疗法

时间:2017-06-01 来源:中医养生 作者:网友投稿

技术一

艾灸穴位:通里(双)、中冲(双)、劳宫(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雀啄灸:以细枝艾条,于每穴灸5分钟,采用雀啄式点灸法。每日临睡前灸1次。②指压灸:医者手执患儿前臂,令其仰掌,用拇、食二指托住前臂,取医者右手食指点压上方三穴,时压时止,反复数次后,再以细枝艾条温和悬灸,每穴3~5分钟,每日临睡前施灸效果更佳。

主治: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黄,指纹多紫。

技术二

艾灸穴位:中脘(双)、神阙、公孙(双)。

操作规程:艾条悬灸。中脘、神阙可以灸10分钟左右,公孙用双侧每穴可灸5分钟,每日1次或早晚各2次。

主治: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睡喜蜷曲,腹喜摩按,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技术三

艾灸穴位:百会、劳宫(双)、涌泉(双)。

操作规程:①艾炷隔物灸:可于百会穴上隔姜灸,每次1~3壮,艾炷如麦粒大小即可。②艾条温和灸:手心之劳宫穴,足心之涌泉穴,需用艾条温和悬灸,每穴3~5分钟,每日1~2次,临睡前加灸一次效果尤佳。

主治: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指纹色紫,脉数。

艾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是人体中最大的神经干支,从第四、五腰椎,第一骶椎的脊神经出发,经臀部、下肢的后外侧,直至足部。坐内神经痛多由于椎管内病变及椎间盘、脊柱病变,或盆腔及骨盆疾患引起。

自我诊断

沿臀部、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有持续性、放射样疼痛,并伴有下肢行动困难,疼痛可表现为钝痛、刺痛、胀痛、烧灼样痛等形式。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家人炙疗穴位

穴位名称 位置 主治 炙法

肾俞穴 在脊柱区,第二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腰膝酸痛 艾条炙15分钟

大肠俞穴 在脊柱区,第四腰椎棘突下,

后正中线旁开1.5寸。 腰脊强痛 艾条炙15分钟

环跳穴 在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

骶管裂孔连线上的外1/3与2/3

交点处 《针炙甲乙经》:“腰胁相引

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

痹不仁,环跳主之。 艾条炙15分钟

承扶穴 在股后区,臀沟的中点。 腰、骶、臀、股部疼痛,

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 艾条炙15分钟

自我炙疗穴位

委中穴:在膝后区,腘横纹中点,《医宗金鉴》道:“委中穴,主治腰夹脊沉坠疼痛……风痹疼痛……”

炙法:炙条炙10-15分钟。

承山穴:在小腿后区,腓肠肌两肌与肌腱交角处。

主治:腰背疼、腿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炙法:艾条炙10-15分钟。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医宗金鉴》道:“阳陵泉穴主治半身不遂,腰背重痛,起坐艰难……”

炙法:艾条炙10-15分钟。

老中医按语:坐骨神经痛,中医认为是由“风寒湿邪气客于分肉之间”所为,寒湿入里、气血痹阻,所以在患病期间,切不可过食生冷之品,或外感风寒湿气,注意下肢的防寒保暖;可以将粗盐炒热装入布袋中,沿着坐骨神经的分布区域进行热敷熨烫,以祛风散寒、活血止痛。

医生建议: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器具用三孔艾灸盒,五年陈艾条(疼痛灸)既可,每天或隔天一次,15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隔3~5天再开始灸下一疗程的治疗,初期试用治疗需三孔艾灸盒一个,五年陈艾条四盒,该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的灸治。

小儿肺炎咳喘的艾灸疗法

肺炎是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是小儿常见病之一。主要病原为病毒,其次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等。由于小儿呼吸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绝大多数小儿患的是支气管肺炎。秋末及冬季发病达高峰。

祖国医学认为哮喘的发病内因是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气候转变,接触异物,则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辨证】 热性哮喘:症见咳喘哮鸣,痰稠色黄。发热面红、胸闷膈满,渴喜冷饮,声高息涌,呼吸延长。寒性哮喘:证见咳嗽气促,喉间哮鸣声,咳痰清稀色白,呈黏沫状,形寒无汗,面色晦滞,四肢不温。缓解期可有肺气虚弱、肾虚不纳等型表现。

【治则】 宣肺解表,止咳平喘。

【主穴】 大椎、肺俞、定喘、膻中、合谷、曲池。

【灸法】 雀啄灸,每次选3——5穴,每穴灸5—10分钟。

【按语】 艾灸治疗对缓解咳喘症状有较好的效果,本病需药物治疗。急性期应卧床,恢复期可抱起活动,注意室温以18—20度为宜,并保持适当湿度(60%左右),经常翻身,变换体位以减少肺部瘀血,促进炎症吸收。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要少食多餐。一般患儿只要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癫痫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百会、印堂、太阳、身柱、中枢、十七椎下、长强、曲泽、委中。

操作规程:灯火灸。

主治:突然丧失意识,甚至仆倒,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四肢抽搐。

技术二

艾灸穴位:百会、神庭、头维、太阳、耳尖、耳背沟三穴、从风府至长强督脉诸穴、尺泽、委中。

操作规程:时令灯火灸:浸人油中约1cm,用之前取软棉纸吸去灯草外之浮油,然后医者用拇指、食指捏住灯心草上1/3处,将其引燃,火要微,不要大。将点着之火朝向所取之穴位点移动,并在穴位旁稍停瞬间,待火焰由小变大时,立即将浸油端垂直接触穴位标志,此时从穴位点引出一种气流,把灯心头部爆出,并发出淸脆的晰的爆碎声,火随之亦火,最后用软棉纸将穴位之油吸净。每于二十四个节气日上午灸1次,3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最短者为一个疗程,治疗最长者为六个疗程。

主治:突然丧失意识,严重者昏不知人,两目上视,口吐涎沫或口中怪叫,四肢抽搐。

技术三

艾灸穴位:百会、内关(双)、神门(双)、中脘、太冲(双)。

操作规程:①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灸10~20分钟,每日灸1次。②隔姜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0~30壮,艾炷如黄豆大,每日灸1次。

主治:适用于发作期。

技术四

艾灸穴位:心俞(双)、神阙、气海、足三里(双)、丰隆(双)、太溪(双)、三阴交(双)。

操作规程:瘢痕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3~5壮,艾炷如黄豆大。每20~30天灸1次。

主治:适用于缓解期。

推荐阅读:

  1. 艾灸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2. 小儿肺炎咳喘的艾灸疗法
  3. 癫痫的艾灸疗法
  4. 哮喘的艾灸疗法
  5. 疳积的艾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