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至阳、阴陵泉(双)、阳陵泉(双)、胆俞(双)、太冲(双)。
操作规程:①灯火灸:采用阴灯灼灸法,每天灸1次,每穴1壮,灸至黄疸消退为止。②艾炷灸:每穴3壮,每日1~2次。
主治:阳黄。初起白睛发黄,迅速至全身发黄,色泽鲜明,右胁疼痛而拒按,壮热口渴,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小便赤黄、短少,舌红,苔黄腻或黄糙,脉弦滑或滑数。
技术二
艾灸穴位:脾俞(双)、至阳、中脘、关元、足三里(双)、三阴交(双)。
操作规程:①艾柱灸:每穴3~5壮,每日1次。②艾条灸:每穴灸10~15分钟,每日1次。③灯火灸:采用明灯爆灸法,每天灸1次,每穴灸1壮。
主治:阴黄。身目发黄如橘,无发热或身热不扬,右胁疼痛,脘闷腹胀,头重身闲,嗜卧乏力,纳朵便溏,厌食油腻,恶心呕吐,口黏不渴,小便不利,舌苔厚腻微黄,脉濡缓或弦滑。
婴儿黄疸高有什么危害?生理病理影响不同
黄疸是很正常的一种疾病,很多刚出生的宝宝都有可能患上这种疾病,只要及时治疗不会影响其健康。只是黄疸又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其危害也是不同的,必须正确处理。
1、生理性黄疸没有影响
生理性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的肝脏功能不成熟而造成的。随着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加强,黄疸会自然消退,所以生理性的黄疸,爸妈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护理。在孩子黄疸期间可以适量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利尿,黄疸很快就能退去,不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2、病理黄疸影响神经系统
需要注意的是,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可并发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导致儿童智力低下等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
3、生理性病理性黄疸区分
(1)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2)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黄疸出现时间过早,于生后24小时内出现。
②黄疸消退时间过晚,持续时间过长,超过正常的消退时间,或黄疸已经消退而又出现。
③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
④检查血清胆红素时,胆红素超过12mg/dl,或上升过快,每日上升超过5mg/dl。
⑤除黄疸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
蓝光治疗黄疸需要几天?一看便知
黄疸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会自行消退,病理性黄疸的话则可以通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那么婴儿黄疸照蓝光具体要照几天呢?
婴儿黄疸照蓝光要照几天
具体时长与新生儿体质、病理性黄疸类型和黄疸程度有关,一般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蓝光治疗。生理性黄疸无需蓝光治疗。
溶血性黄疸,要求的治疗时间较长,如果每天只照射8小时,那么总的治疗照射时间要48-72小时(6-9天),甚至更长;
一般的高胆红素血症,总的治疗照射时间只需要24-48小时(3-6天),照完后观察一天即可。
婴儿黄疸照蓝光要注意什么
1.遮盖眼睛及会阴部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
2.留意新生儿是否有不良反应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少数宝宝可能会出现皮疹、腹泻等现象,护理人员或加重要及时联系主治医生。
黄疸蓝光治疗的副作用,你知道吗?
新生儿黄疸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会通过蓝光照射进行治疗,不过让家长担心的是,婴儿黄疸照蓝光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呢?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有副作用吗
操作不当会有副作用。
照蓝光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用的方法,照射时护士会给宝宝戴眼罩,并且遮挡会阴部,因为不需要注射药物,正常操作的情况下是比较安全的。但是确实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果不是黄疸很严重的新生儿,也没必要非得照蓝光。
婴儿黄疸照蓝光有什么危害
新生儿黄疸照蓝光一般是安全的,不过也会有一些副作用:
1、偶会出现发热,皮疹,腹泻的症状,停止照光症状就会好转。
2、对眼睛和会阴部有伤害,不过通常会戴眼罩,并遮挡会阴部降低伤害。
婴儿黄疸蓝光治疗要注意什么
①光疗箱温度应保持30℃左右,湿度60%。
②婴儿应全身赤裸,用黑纸保护双眼,并遮盖会阴部,除喂奶及护理操作时暂停外,应持续照射。
③定期用蓝光辐射计测其功能。最有效的光谱波长427~475nm的蓝光。灯源与婴儿距离50cm,总瓦数为160~320W。
④光疗时新生儿的大便呈墨绿色稀糊状,注意清洁臀部,防止红屁股。
注意!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停止光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