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女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膳食养生 >

爱吃垃圾食品或因基因变异

时间:2009-05-11 来源:营养搭配 作者:网友投稿

  英国科学家经实验发现,某些人对“垃圾食品”不由自主的爱好可能由于其某一基因发生变异。

  尽管如此,研究人员认为,只要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哪怕发生这种基因变异,也不一定就会成为胖子。

  基因变异作怪

  其实早在去年,科学家们便发现了一种被命名为FTO的基因与人体肥胖问题有关,但一直无法解释其机理。

  英国敦提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学会专家科林帕尔默等人组织2726名年龄在4至10岁的苏格兰地区儿童进行实验,一方面测定他们的唾液分析他们的FTO基因是否发生变异,一方面记录他们一日三餐摄入的食物。实验中,孩子们每餐都可以自由选择肉肠、奶酪、面包圈、各种蔬果、水等多种食物。

  结果发现,在吃下食物等重的情况下,FTO基因发生变异的孩子每餐平均比FTO基因未发生变异的孩子要多摄入100卡路里。研究人员说,100卡路里虽然不多,但日积月累,可以达到每12天增重1磅(约0.45公斤)的效果。

  此外,实验还发现FTO基因有否变异与孩子们的新陈代谢率、运动量、摄食量并无关联。

  帕尔默说:“这实际上说明,这种基因变异有让人倾向于选择更不健康、更易致胖食物的功能。”

  致胖并非必然

  研究报告说,去年针对对象大多是欧洲白人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具有一个FTO变异基因副本的人肥胖率较常人高出30%,具有两个变异基因副本者肥胖率则较常人高出70%。

  尽管FTO基因变异与肥胖紧密相关,但帕尔默说,FTO基因变异并不可怕,它不意味着必然造成肥胖。FTO基因发生变异的人完全可以通过控制食量保持正常体重。

  “实验说明,基因通过行为习惯导致肥胖,而不是新陈代谢率。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努力做出改变。还有一个好消息是许多发生这种基因变异的孩子并不超重……你仍然具有选择权,只要你不多吃,这个基因不会让你变胖。”

  此外,美国迈阿密大学另一项最近进行的有关FTO基因的研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FTO基因影响体重的效力会减弱。

  总之,帕尔默说,保持健康体重的秘诀不变,那就是:健康饮食、经常运动。

  关键在于预防

  现代社会由肥胖引起的健康问题日趋严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全美儿童超过16%属于肥胖,成人群体更有高达35%的肥胖率。

  帕尔默认为:“近些年肥胖儿童数量激增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大量垃圾食品涌现。这些食品廉价、高热量、容易获得,诱惑着为数众多的(FTO)基因变异者。”

  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儿童医院医生古萨姆拉奥说,帕尔默等人的研究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预防是避免儿童肥胖的关键。“如果你有孩子,不管他们是否超重,只要发现他们喜欢找垃圾食品吃,你就得出面干预。要注意的是,你需要做的是部分控制而不是全面禁止。如果你完全禁止孩子吃某样东西,那孩子们会误以为这种食品很特别,以后只要他们一得到这种食物就容易被吸引且难以自制。”

耳聋基因是什么?先天性耳聋的根源

  耳聋基因是很多正常人群都会携带的,只是携带不代表就一定会耳聋,它就像隐形的杀手一样潜伏在人群当中,因此也建议生育阶段的夫妻,接受致聋基因突变的筛查。

耳聋基因是什么?先天性耳聋的根源

  耳聋基因在正常人群中也携带,携带耳聋基因并不代表会耳聋,夫妇听力正常也可能会生下聋儿,有耳聋病史的夫妇也可能生下听力正常的孩子。听力正常的育龄夫妇携带至少一种基因突变的几率为6.3%。因此我们认为在有生育要求但无耳聋家族遗传史的听力正常育龄夫妇中进行常见耳聋基因筛查。

  遗传性耳聋,是掌控听觉系统功能的遗传物质出了问题而导致的听力障碍。这种问题不仅影响患者本身,而且可以遗传给后代,犹如一个隐性杀手在人类的群体中代代相传。患有遗传性耳聋的患儿,其疾病的根源来源于有基因缺陷的父母。是父母亲的基因传递给患儿,使其发病。但是父母亲的听力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不正常的。

  耳聋基因检测就是通过对人的DNA进行检测,发现是否存在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对于家族中有先天性耳聋成员或者有从而明确病因,对耳聋的再次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意义。

十岁娃嗜好垃圾食品吃出糖尿病

  

  12日下午,宁宁浑身抽搐着被抬进(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检查发现,宁宁的血糖值高达20.3mmol/l!检查结果残酷地宣告:10岁的宁宁已成为一名“糖孩”。

  记者从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了解到,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肥胖儿童中呈上升趋势,超重与肥胖是儿童和青少年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今年10岁的宁宁,身高1.5米,体重却已经达到了68斤,超出正常同龄孩子体重的20%。得知孩子是由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引起的昏迷后,宁宁的父母很受打击,如果不是这次的意外昏厥,他们根本想不到孩子已经患上了糖尿病。

  据其父母说,宁宁从小不爱喝白开水,渴了就喝饮料。另外,孩子喜欢吃薯条、炸鸡,让他吃蔬菜水果比吃药还难,从3岁起就比别人家的孩子胖得多。只是,向来对孩子百依百顺的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爱竟害了孩子。

  安徽省立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林宏华表示,在经过一系列的紧急救治后,宁宁的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但是在以后的康复中,他将面临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控制体重、平衡饮食、加强锻炼、心理疏导对孩子来说都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林宏华强调,糖尿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逐渐呈现“低龄化”的发病趋势。最新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患者9000万左右,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大约占5%。

  林宏华介绍,从儿童发病的年龄段和季节来看,儿童有两个发病高峰:一个是在5~7岁,可能与儿童此阶段和外界接触及感染的机会增多有关;另一个是在11~13岁,则可能与此期儿童青春期的开始、生长发育的增快、性激素与胰岛素相拮抗,以及青春期情绪的多变等因素有关。

  “最重要还是管住孩子的嘴。”林宏华表示,很多毛病都是吃出来的。对于超重及肥胖的青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都有责任去鼓励和督促他们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去。林宏华强调,健康饮食、坚持运动是预防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的有效措施,值得普及和推广。

推荐阅读:

  1. 耳聋基因是什么?先天性耳聋的根源
  2. 十岁娃嗜好垃圾食品吃出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