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分钟自查脾胃健康!冬季如何保养脾胃?
寒冷的冬天来得猝不及防,但是人们对身体的保养也要跟得上。脾胃的健康问题一直是很多人重点关注的对象,确实好的脾胃运转人体才会更加健康,人才不会显得臃肿,体内的“垃圾”才能随时清理出去,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脾胃健不健康呢?
教你一分钟自查脾胃健康
1、脸色是不是不好
如果脸色发黄,显得十分黯淡没有光泽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脾虚的结果,还有一系列的附加症状就是吃饭觉得没意思,勉强吃饭后觉得肚子很胀,或者会出现拉肚子的症状。
2、睡觉会流口水吗
睡觉流口水是脾气虚弱的一大症状,如果人的脾气很足的话,口水是不会流出来的,因为整个运作系统是正常的。
3、鼻头会暗淡吗
如果人的鼻头发红的话,虽然看起来很能吃,但是吃完后很容易发饿,消化和吸收情况都不好,嘴巴会觉得苦苦的。
4、嘴唇是不是无血色、干燥脱皮
脾胃不好的人嘴唇会经常显得干燥脱皮。没有什么血色,很多人会觉得这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其实多半是和脾胃有关。
冬季该如何保养脾胃?
1、细嚼慢咽
吃饭太快会增加胃的负担,造成胃部肌肉疲劳,胃动力下降,容易导致胃受伤。因此对食物要充分咀嚼,可使食物尽可能变“细”,以减轻胃的工作负担。咀嚼的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2、避免刺激
酒精和香烟中的尼古丁都能刺激胃粘膜,导致胃粘膜缺血、缺氧,使胃的功能失调,引发胃病,因此,要想保持或恢复胃的健康,对烟酒必须要有节制。
少吃辛辣,如辣椒、胡椒等、过酸、油炸、烧烤、烟熏等食物;少饮浓茶、咖啡等刺激强烈的饮料。
3、饮水择时
最佳的饮水时间是早晨起床空腹时及每次进餐前一小时,餐后立即饮水会稀释胃液,汤泡饭也会影响食物的消化,汤最好饭前喝。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以清、软、松为主;进餐要科学,宜坐着吃饭不宜站立或蹲着吃;宜定时定量,每餐食量适度,每日三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还是不饿,都应主动进食;宜少吃多餐;
饭只吃七份饱,避免过饥或过饱或暴饮暴食,改掉“废寝忘食”、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习惯,使胃保持有规律的活动。
5、温度适宜
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少吃生、冷、硬的食物,过烫、过冷、过硬的食物进入胃部之后,都会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
健脾开胃的食物有哪些?
1、白果: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2、山药: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山药属于淀粉类根茎蔬菜,在食用时以蒸食、煮食为好,应当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3、猪肚: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不妨熬汤饮用,如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4、莲子:莲子是收敛强壮的药品,能补中安心止泻,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莲子能够厚肠胃,治白带。”莲子有收敛作用,常食可治疗脾虚泄泻;儿童肠胃消化不良,整日焦躁不宁,或是饮食日见减少,可用莲子。老年人失眠而多梦,神思烦乱,可用莲子,能安卧宁神助睡眠。
5、牛奶:牛奶里面的物质会对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层,起到养胃的功效,保护胃黏膜不受损伤,是最理想的天然养胃食品。而且牛奶里面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又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一些人空腹是不能喝纯牛奶或者酸奶哦,避免腹泻。
七成市民胃部健康存隐忧,广东启动脾胃健康巡回义诊
2011脾胃健康大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市民曾出现胃部不适,26岁以上的中青年更倾向于有胃不舒服情况。为倡导广大民众正确认识脾胃健康,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广州中一药业启动“脾胃同治 健康广东”全省巡回义诊活动。
广东省社科院左晓斯研究院公布脾胃调查结果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公众参与和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方都市报、广州中一药业联合开展的“2011脾胃健康大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市民曾出现胃部不适,26岁以上的中青年更倾向于有胃不舒服情况,比例超过九成,在93.93%~98.95%间,脾胃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教师、记者、司机等众多职业成胃部不适“重灾区”
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记者、司机、自由职业等职业的人群胃不舒服的情况比例较高,出现胃部不适的比例接近100%,成为名副其实的胃病“重灾区”,胃部健康存在极大隐忧。经常胃部不舒服的受访者中,三餐越不规律、辛辣或油腻食品吃得越多、越在精神紧张或压抑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出现失眠(熬夜)的频率越高等,胃部出现不适的比例将越大;而在服用胃药上,近六成的受访者选择“出现胃痛症状时服用胃药,症状减轻后就停止”。
黄穗平主任分析目前胃病发病情况及原因
为此,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黄穗平教授给出了解释,中医理论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忧思伤脾”,教师、记者、司机等职业饥饱失常、暴饮暴食、失眠熬夜等生活方式,更容易加剧“脾虚”,导致脾胃失调,胃病发生。
广东启动脾胃健康巡回义诊,倡导“脾胃同治”
黄穗平说,目前胃病发病率高,且反反复复、迁延不愈,主要原因是单纯的“胃痛医胃”,难以铲除胃病病根。从中医的角度看,胃病并不是孤立的胃部病变,大多数胃病是由脾和胃的双重病变引起的。“脾为里主运化、胃为表主受纳”,两者密不可分,因此在治疗胃病的过程中通常采取“脾胃同治”的方法,人们常说的“脾胃同治,其胃乃安”就是这个道理。同时,治胃病中医优势在于调理,“养”是胃病之首要,其次才是治。
全省“脾胃同治 健康广东”巡回义诊启动仪式
然而,无论是系统的治疗还是正确、科学的脾胃健康知识普及,对于广大民众都是欠缺的,让更多的民众获得正确、科学的脾胃知识对全民的脾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联合广州中一药业,计划一年内在全省21个地市全面开展“脾胃同治 健康广东”为主题的全省巡回义诊活动,届时,全省各地民众将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到由国家级名老中医领衔的专家队伍免费义诊、咨询。